摘 要:听说读写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听和读是语言的接受技能,即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生成技能,也就是语言的输出,这种输出就是语言的运用过程。本文将从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生成规律重点探讨中学英语学习的必备步骤——语言观察、语言记忆、语言模仿、语言运用,以及在英语教学上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观察;语言记忆;语言模仿;语言运用;英语教学
1 引言
在高一的第一次英语作文中,一些学生写出了下列的句子:“I am very like English.”, “There are many people like English.”等等类似这样问题的句子。这些语言的错误运用,背离了《英语教学大纲》和《高考英语考试考纲》提出的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学生们之所以出现上面的错误,是因为没有掌握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缺乏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语言输出时出现错误。
英语学习就是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掌握其表达方式,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经过四个阶段:语言观察, 语言记忆 ,语言模仿, 语言运用。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形成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必经的四个阶段
2.1 阶段一:语言观察
一般情况下,对于我们学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学生,以听和读为主要途径输入语言,主要通过课堂内教师的引导学习和课堂外自学的方式获取语言信息的。在获取大量语言信息的过程中,英语的语音,词汇,短语,句子的形成规则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基础。
语言观察是语言的认知过程,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以语言输入为主,大量的语言输入会让我们了解语言的形成规则,如语音规则,短语构成规则,句子构成规则,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规则等,这些规则可称之为“英语语法”。语法是语言输出的一条潜在的、无形的的规则。换言之,语言观察就是对语言知识和语法了解并掌握的过程,是语言输出的基础。
2.2 阶段二:语言记忆
语言记忆就是英语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识过程,中学英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五大块:①语音(字母、音标、音素和音节)。②词汇(构词,同(近)义词、同音词、反义词、形似词、同形异义词和常用单词短语)。③词法(名词、冠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介词、动词等)。④基础句法(句子的构成,句子的分类,以及独立主格结构、主谓一致、强调形式、倒装结构和省略等)。⑤情景交际。语言记忆是在语言观察的基础上又一次大量的语言基础知识积累过程,为语言输出的丰富性做好准备。
2.3 阶段三:语言模仿
语言模仿是在语言观察和记忆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的一次尝试。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语言运用范例都是学生模仿的第一手资料。比如教师给学生介绍了“I am a teacher.”,学生可能会模仿出以下的句子:I am a boy/girl/student.等等,或许也会有以下的句子:“You/He/ She ……am a boy/girl/student.”等这样不合英语语言运用习惯的句子。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对模仿正确的句子给予肯定,对模仿错误的句子加以纠正,以达到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2.4 阶段四:语言运用
在经过了“模仿---纠正---再模仿---再纠正”这样反复多次练习之后,一个表达方式就可以基本掌握,自如运用。这个阶段,是将书本知识变为己有,将死板的语法变为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从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教师的教学停留在要求学生只会看,只会读的“哑巴英语”上是远远不够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的目的重在与人交际,于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且提高教学效率呢?从英语语言形成的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教学上给予很多启示。
3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上的启示
英语学习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观察英语的表达方式,包括短语(成语和自由搭配)和句型(动词,形容词,名词的句型和句套子,即常用的基本句式)。语言学家都认为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但是学生的英语启蒙教育大多来自教师的教学,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会英语的表达方式,尽快丢掉教师这根拐杖,学会独立的自学,最终达到英语语言的正确自如的运用呢?这其中教师的教学有决定性意义。
3.1 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随着高考越来越重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英语语法在教师的教学中渐渐被淡化,甚至省去。其实英语语法包括英语语言的构成和表达方式等。而且语法是人们经过大量的语言运用而形成的直接经验,已被实践证明是可靠的语言规则。如果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和使用中能利用这些直接经验,可提高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效率。所以英语语言教学的关键不在教不教语法,而是如何教语法的问题。如何教语法又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另一课题。
3.2 教师如何利用教材组织教学过程的问题
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最经济最有效地途径。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学习教材知识,逐步学到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里说:“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而教材是教师教学主要的依据和测试方法。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学会英语语言的运用,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那么,教师根据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合理、恰当的利用好教材组织自己的教学过程至关重要。
3.3 教师在教学中层次性的问题
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高级的过程。同样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遵循这个规则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则——教学的层次性,包括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学生的层次性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学习指导,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别,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育要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目标。
3.4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学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血共同活动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能力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过程。显然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除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外,自学是学习最主要的途径。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层次的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学生,如何自学,自学什么,自学取向等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运用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给学生的英语学习给予指导,对学生的自学效率起到关键性作用。
4 结束语
在教学中,教师恰当的教学过程不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甚至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教法都是应该有所不同的。有道是“教无定法,顿悟为法,贵在得法”。根据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教师反思自己的教法。
参考文献
[1]郭建中,2007,“教师重点教的是语言,而不是篇章结构的分析”——郭建中教授谈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疯狂英语教师版》第六期。
[2]杨志恒、高岩,2002,《教育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
[尹文菊] 探究完善工程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李童 王华磊]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探究
[马怀琴] 试析广告语言技巧的变化趋势
[李沛炎] 电视文化产业责任重建策略探究
[黄衍青]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之制度设计探究
[宋立渠 司建平 霍] 公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探究
[李娜] 应用生物科学史进行问题探究教学
[徐斌] 探究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马文生] 探究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张津精] 从社会矛盾研究法角度浅谈中学英语文化教育的特殊性
[吴德燕] 新常态下县级党校实现转型发展的思路探究
[党政] 强化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探究
[柳忠平] 大学信息课程教法探究
[崔丹丹] 探究酒店英语的特点
[胡艳桃] 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