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在我们农村中学,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总是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那么如何解决文化意识缺乏的问题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一是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二是挖掘教材文化意识。三是鼓励阅读,接触文化。四是在活动中运用西方文化。五是拓展校园生活,丰富文化。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 西方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91-02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基础之一,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强调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文化意识渗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
在我们农村中学,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总是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笔者对我校2013届高一新生(十六个班级共856人)进行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抽样调查,调查以问卷形式出现。共160名学生接受了调查,英语成绩在本校英语排列较好,中,较差各占三分之一。收上问卷答案令人吃惊,大部分同学答卷几乎空白。比如问到关于西方节日大部分同学只写了圣诞节、愚人节,不知其余节日;其中有十位同学连圣诞节几月几日都不清楚。所以作为农村中学应解决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以促进农村英语新课程改革。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了解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交叉渗透。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时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交际中一定会折射和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外语学习必须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渗透有关国家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以达到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挖掘教材文化意识
“文化渗透”是现行教材的一个特色。教材逐步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容,英语老师应尽力把这些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同时了解西方文化。
1.在教材中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新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适时、适量地加以补充和拓宽,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NSEFC Students’Book1 Unit1 Friendship对文化意识的描述是了解中西方不同的交友方式,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高中生对交友话题很感兴趣。笔者在教授这一单元以此拓展出来,对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进行了对比。
2.在词汇教学中强调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是从单词入手,渗透文化意识,例如,讲“colour”系列单词时,教师比较了“white”在中西方人心目中的不同含义:白色在西方代表“圣洁”、“高贵”,而在中国就意味着“疾病”、“死亡”。此外,教师还列举了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如White 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等。最后,补充一些有趣的习语:black tea(红茶),the White House(白宫),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green-eyed(嫉妒的),可以让他们多少掌握一点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义。下列词语或句子的英汉对比就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例证。
3.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
教师在介绍某些语法结构时,同时要介绍其功能和意义。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形式上是疑问句,实际上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的请求。
4.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究西方文化
应该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英美文化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确定课题,制定计划,进行研究、对比、分析、讨论,直到写出研究性报告,公开展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对目标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三、鼓励阅读,接触文化
1.开展阅读英文书报杂志活动
许多如21st Century (中学生版) 、《英语沙龙》及英美文学作品,都是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好材料。我们同时还开设了“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教师讲解必要的语言文化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英文报刊的能力,也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世界意识。
2.鼓励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
历史典故、传说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凝聚着璀璨的文化和艺术光彩,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结合“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的习性及价值观等知识文化,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推荐
[王梅林]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的几点思考
[尹文菊] 探究完善工程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周静]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管理
[于亚弘]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王琼] 新形势下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于宁宁] 新时期党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
[何芳兰] 浅议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及方法
[高平善] 新时期如何做好人事代理档案管理工作
[于蓓 姜峰 李剑] 创新履职积极作为全方位抓好破产企业档案管理服务经济
[王向敏] 会计电算化下档案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及管理
[曹丽虹]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刘芳] 探析目前企业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问技巧
[郭天明] 也谈天台宗“理具三千”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郑长兴] 新时期公务员队伍政德建设的思考
[孟宇轩] 档案信息化管理利用及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