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370 | 阅读:

  【摘要】随着习近平主席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全国各地掀起一场学习古诗词的热潮。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更是将这一热潮推向高峰。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朵朵跳跃的浪花。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思想教育的重要时期,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诗词教学,运用有效策略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6-0058-02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教师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背诵为主,忽略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诚然,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记忆背诵中才能丰富诗词储备,提高文化内涵。但脱离理解的背诵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他们对诗词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感悟,诗词的教育价值也就很难发挥出来。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诗词的学习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诗词的教学质量。
  一、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他们今后走向社会的先觉条件,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不仅可以了解传统的文化习俗,丰富眼界,还可以通过学习古代先哲们的思想境界,提高道德修养。并且古诗词是一门美的艺术,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音乐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素材,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正所谓“诗以明志”,因此,通过古诗词学习正好可以弥补小学生尚未健全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由此可见,古诗词学习是丰富学生情感、提升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古诗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语言、意境,深刻的思想常常让人读罢仍感到意犹未尽,余音缭绕。然而由于古诗词语言短小精悍,概括抽象,并且时间、地域跨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使得他们对学习古诗词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多感官集中于一件事物,会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增强认知效果。多媒体正好可以通过图画、音频等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快速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加强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教师提前从网上搜索出符合诗词意境的各种瀑布图画,并做成课件,有一泻千里的、有气势磅薄的、还有飞珠溅玉的。看着画面上从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他们真切地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不仅如此,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很多学生没见过香炉,对于“日常香炉升紫烟”这句诗词内容不能够很好理解,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出示香炉的图画,并且还引导他们与山雾缭绕的图画对比观察,山顶升腾的紫烟不正像是香炉里升起的烟雾吗?此时,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理解诗词的意思。
  古诗词有很多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多媒体具有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独特优势,为学生提供古诗词学习的图画、音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優化诗词教学。由此可见,多媒体是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得力助手,能够在学生和诗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拉进学生与诗词的距离,让他们能够与古代先哲进行超时空的知识、情感交流,深化诗词教学效果。教师要重视多媒体在诗词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还原诗词意境,让学生入境入情,充分理解诗词内容,丰富文学素养,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
  2.借助背景,提高理解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深入了解这些时代背景,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诗词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在诗词教学中都会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做深入的研究。借助诗词背景,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
  例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及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补充王之涣的生平背景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之涣是唐朝的一名诗人,当时国家昌运、百业兴旺,作者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通过对高山、大海、黄河的巧妙组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成为人们抒发理想、抱负的名篇佳作。若没有对这一诗词背景的介绍,学生怎能有效的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虽然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涉及到的背景知识不是很多,但教师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分析古诗词的方法,为今后的诗词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教师要站在长远的角度,指导学生进行诗词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仅仅局限于就教材讲教材,学生的思维会受到一定的局限,理解也会流于表层。诗词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清楚写作背景,就像幼儿园的孩子拿起英语书,字母都认得,连起来就一眼黑,什么也看不懂。诗词都看不懂,还如何赏析?如何品味?因此,教师要重视背景学习,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诗词、感悟诗词意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词有很多是作者在遭遇不平、仕途不顺、喜出望外时有感而发,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心志的承载,如果不能结合相应的背景知识,学生的理解会停留在语言层面,很难进入诗的意境中。因此,背景是提高诗词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