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李敏 | 字数:3199 | 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例新生儿溶血病行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的准备、换血中的护理配合及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10例患儿换血过程顺利,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换血成功。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简单、安全又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前的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护理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换血可及时换出血中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过去大多采用脐静脉单管交替抽注法,但因抽注不同步可致血压波动影响各脏器的平稳供血,故近年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越来越多[1]。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10例,男7例,女3例;日龄1-5 d;其中足月儿8例,早产儿2例。RH血型不合溶血病8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例。采用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其中桡动脉和外周静脉9例,颞浅动脉和外周静脉1例。换血指征以《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为标准[1]。

1. 2 方法

选择一侧桡动脉,采用BD公司24G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因桡动脉位置较浅,穿刺时危险性小,置管后容易固定,穿刺部位又不易受污染,因此常作为动脉置管的首选途径。如果桡动脉穿刺失败,可选择颞浅动脉。另选择一侧肢体,开放二路外周静脉,采用BD公司24G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置管。换血时两人密切配合,一人从动脉抽血,速度为2. 5-3 ml/min[3],另一人用二台注射泵分别从二路静脉注入准备好的血源,速度与抽血的速度相同。换血总量为150-180 ml/kg[1-2],换血全程为2-3 h。换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2 护 理

2. 1 换血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本组患儿均在NICU层流洁净病房内进行换血术,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相对湿度55% -60%[3]。

(2)物品准备 24G静脉留置针、无菌肤贴、胶布、三通装置、50 ml及20 ml注射器、无菌巾、隔离衣、无菌手套、无菌纱布、肝素钠1支、100 ml生理盐水1瓶,并备好抢救车、放废血的废物袋。

(3)血源的准备 RH血型不合溶血者,采用和母亲相同的RH血型、而ABO血型与新生儿同型的全血;ABO血型不合溶血者,采用O型红细胞悬液加新鲜AB型血浆。将血液置温箱中预热30min,使其与体温接近。

(4)病人准备 将患儿放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给予心电、呼吸、血压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护。开放二路外周静脉通路,作为换血时血液注入的通路。协助医生行动脉穿刺放置留置针,用于换血时的放血通路。妥善固定患儿四肢。换血前停喂奶一次,以防呕吐后再吸入。遵医嘱必要时给予鲁米那镇静治疗。

(5)工作人员的准备 医生两名,一人负责抽血,另一人协助抽血及记录。护士两名,一人负责输血、病情观察并记录,另一名为巡回护士,负责准备血源、药品和其它物品以及接送标本。

2. 2 换血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1)协助医生抽血 在动脉留置针尾部接上三通装置,三通管直端接20 ml注射器,,用于抽血,侧端接肝素化生理盐水,其浓度为每1 ml生理盐水中含肝素钠1 U[2]。抽血时戴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用20 ml注射器持续抽血,速度为2. 5-3ml/min。注射器一用一换,避免污染以及便于计算抽出血液的总量。抽血过程中定时用肝素化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堵管,保证抽血顺利。

(2)保持输血畅通 仔细核对血液,准确无误后用50 ml注射器抽取,然后用二台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根据换血总量及换血时间准确调节输血的速度,一般为2. 5-3 ml/min,保证出入血量的平衡。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保持静脉通路畅通,注意观察静脉穿刺部位,一旦发生外渗或其它异常情况,及时更换部位。

(3)病情观察和记录 正确记录每次抽出和注入的血量、时间、血压、用药、换血故障等。在换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反应、肌张力等情况。持续心电、经皮氧饱和度、呼吸监护,每15min记录一次生命体征[1],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

(4)注意保暖 换血过程中因身体暴露、大量换血,可使体温降低,因此要注意保暖。换血时常规将患儿置远红外保暖床,连续监测皮肤温度,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5)按时留取血标本 换血开始及终了时在同一动脉各采血标本一次,分别留送血清胆红素、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血糖、血清电解质、血培养等化验,了解换血效果以及预防低血糖。

2. 3 换血后的护理

(1)病情观察 术后将患儿置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持续心电、呼吸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护,术后2 h内每30 min监测血压一次,稳定后每小时监测一次。严密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反应、肌张力等情况,定时记录。术后拔除动脉留置针,局部按压10-15 min,防止出血。注意保暖,术后每小时监测体温一次,正常后每4 h监测一次。

(2)监测黄胆及光疗 换血后组织内的胆红素可回入血浆,加上骨髓或脾脏中致敏红细胞的分解,以及换入红细胞的衰老破坏,均可使血清中胆红素再次升高或超过换血前浓度,故应继续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术后24 h内每4-6 h监测胆红素一次,以后每8 h监测一次,并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如嗜睡、肌张力低下、拒食、烦躁、抽搐等[4]。

(3)合理喂养 术后常规禁食6-8 h,情况良好者可试喂糖水,如无呕吐等异常情况可进行正常喂养,注意观察有无呕吐、腹胀及大小便情况。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根据病情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4)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换血时的侵入性操作又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术后3 h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5)家长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长讲述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以及溶血对机体所造成的危害,解释换血的必要性及有关注意事项,以取得其配合。尽量为家长提供探视患儿的机会,消除其焦虑情绪。

3 结果

所有患儿换血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换血前后配合蓝光治疗,应用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纠正酸中毒,补充葡萄糖酸钙等治疗, 10例患儿均一次换血成功,住院7-12 d痊愈出院。

4 体会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因抽血和输血同步连续进行,较少扰乱患儿的血液动力学[2],且开放外周动静脉的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换血效率高。因此,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简单、安全又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成功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换血前要做好充分的血源准备、患儿准备及用物准备,适时开放动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术中抽血和注血要密切配合,准确记录每次抽出、输入的血量及时间;换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肤色、体温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换血后要继续加强病情观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及换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08-313.

[2]冯泽康.中华新生儿学[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794-797.

[3]王英.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1)∶59-60.

[4]王勉.新生儿换血疗法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4, 3(4)∶244-245.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