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问题情境:三极管有NPN、PNP两种类型,有e、b、c三个电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以区分,利用现有知识如何区分?三极管的结构:有发射区、基区、集电区三个区,两个PN结,分NPN、PNP两种类型,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经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分析,结合三极管的结构特点,,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规律:无论是NPN型还是PNP型都有且仅有一个极与另外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一个比较小,一个接近无穷大,这个极就是基极。
关键词:问题情境;结构;规律;创设
问题情境:三极管有NPN、PNP两种类型,有e、b、c三个电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以区分,利用现有知识如何区分?
教师将不同标识种类的三极管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些三极管可以很方便区分,而有些三极管通过标识很难区分。学生会提出问题:当一个三极管不能通过标识区分判断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呢?
接下来教师帮助学生搜集有关三极管的知识资料。
三极管的结构:有发射区、基区、集电区三个区,两个PN结,分NPN、PNP两种类型,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教师引导学生考虑能否结合三极管的结构特点并借助万用表测量辅助区分。这时教师提供给学生类型和引脚都已知的三极管,让学生测量引脚间的电阻,每两个引脚间要测正反向两个电阻值,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经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分析,结合三极管的结构特点,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规律:无论是NPN型还是PNP型都有且仅有一个极与另外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一个比较小,一个接近无穷大,这个极就是基极。对NPN型三极管,将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极阻值都比较小,对PNP型三极管,将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极阻值都接近无穷大。利用所发现的规律能否判别三极管类型和基极呢?又是什么道理呢?
经过一番思考和实际操作检验后学生确认了规律的正确性。
至此,判别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师适时鼓励学生继续完成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别。
学生经过实际测试和思考后发现,通过简单测量极间电阻的方法,很难准确判别集电极和发射极。判断工作陷入僵局。
教师进一步帮助学生搜集三极管相关知识。当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给基极施加一个小信号,集电极上会产生一个较大信号。提醒学生借助万用表欧姆档内部电源,为三极管创设放大条件(以NPN型三极管为例)。
学生经过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出如下电路:
但是这里需要一个电阻,操作起来并不方便,如果能找到一个便于操作的电阻就更好了。
老师提醒学生人体是有电阻的,并让学生实际检查一下自己的电阻(测两手指之间的电阻即可)。测试后学生顿时明白,可利用人体电阻代替图中电阻R,这样就方便多了(只需用两手指同时捏住基极和集电极引脚就相当于在两引脚间接入了一个电阻)。
让学生在引脚已知的三极管上做实验,注意万用表指针偏转幅度。
然后让学生故意将集电极和发射极搞错,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搞错的一次指针偏转幅度明显小。(原因: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则万用表指针偏转幅度相应较大)
至此,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还剩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是PNP型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如何区分呢?
这个问题留作课后的思考题。
相关推荐
[课程教育研究] 树立类型意识 重视习惯培养
[课程教育研究] 浅析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笔算计算中的错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