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谢丹 | 字数:4612 | 阅读:

摘 要: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侗族大歌是我国民间多声部合唱艺术珍宝,主要分布在我国黔、湘、桂毗邻地区和鄂西南一带,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不论从形式、到音乐本身、再到其传承都和自身文化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其中鼓楼大歌文化、大歌各类别、大歌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无字传歌等体现出侗族大歌的文化生态价值。

关键词:侗族大歌;文化生态;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侗族大歌”文化生态价值研究》结项文章,项目编号:12YBB035

侗族大歌——侗语“嘎老”,是我国民间多声部合唱之艺术珍宝,主要分布在我国黔、湘、桂毗邻地区和鄂西南一带,其中贵州省侗族主要分布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侗族主要居住在怀化市和邵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侗族主要分布在柳州地区和桂林市,湖北省的侗族则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通过音乐工作者们的研究,逐渐将侗族大歌从音乐角度、人类学角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让侗族大歌走出村寨、走到北京、走向全世界,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让侗族大歌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的发现,彻底打破西方视中国音乐为无和声、五复调、无织体的片面观点,如今已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侗族大歌是侗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生成、发展和形态与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作用。从历史到今天,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态对侗族大歌的影响和作用,逐渐使侗族大歌形成了现在的相对稳态。其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境的变迁、他文化的冲击,还将继续不断地嬗变。当下这一历史时期,侗族大歌的受重视度可谓史无前例,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方向从音乐的本质上升到文化层面可谓一大进步,但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去探究其价值还未见之,本文就着意从此角度对侗族大歌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任一艺术形式的产生、发展、嬗变等和该艺术形式所处的文化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侗族大歌亦是如此,侗族大歌不论从形式、到音乐本身、再到其传承都和自身文化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其中侗族大歌中的鼓楼文化、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无字传歌等最能体现其生态文化价值。

1 鼓楼文化体现多重文化精髓

1.1 鼓楼本身体现侗民建筑文化

鼓楼可谓侗寨里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侗民聚集一起唱大歌的重要场所,自古侗族人民若是迁移、建新寨,必定先建的是鼓楼,似乎有了鼓楼就有了家。寨子里其余民居的修建都不得高过鼓楼,鼓楼中的大歌是艺术、鼓楼本身的修建同样是一门艺术,充分体现侗族匠人的智慧。整座鼓楼的建造不用图纸,不用设计,建造层序和具体方案,全靠祖辈口口相传,记忆在匠人们大脑里,无需一丁一卯,全用性状各异的木头相衔接而成,严丝合缝、毫无分差,层高11层、大概20米。鼓楼无墙有瓦,匠人们还在内部绘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侗族风情以及各种自然风景、花鸟图案。这样的鼓楼建筑从建造开始直到最后完成,无论任一环节都展现着侗人的智慧,鼓楼的任意角落都体现极强的艺术性,它本身就有着让人们叹为观止的艺术价值。

1.2 鼓楼唱大歌体现侗民的精神文化

侗寨中的鼓楼对侗民而言是神圣的,象征着他们的族群力量,体现着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从古至今,侗族传统大事都在鼓楼进行,,如出远门、取名等等。侗族大歌是侗民表达情感的方式,庆丰、祭祀、交流情感等等,侗民们都唱着不同的大歌。不同的曲调、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唱响在象征着族群精神支柱的鼓楼中,这些鼓楼中回荡的大歌此时已变成了一种音乐符号,已不仅仅是单存的优美的歌声,各种大歌中赋予了侗民们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信仰、寄托、制度,体现了他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鼓楼中唱大歌增强了侗民的群体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2 大歌体现民族性格

2.1 大歌的界定

侗族大歌是侗族歌种中的一种,侗语称为“嘎老”(ga lao),其意思为“大的歌”,故侗族大歌是直译而来的名称。侗族大歌的“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特点上:其一,它的演唱不能是独唱,而是由一定数量的歌队来演唱;其二,大歌的曲调非单声部,而是两个声部以上的合唱;其三,大歌是在重大节日或接客待宾时演唱的,地点需是鼓楼或卡房中,隆重而正式;其四,大歌的规模较长、较大,一首歌中包含很多段落,少至六七段,多至百段以上。

2.2 大歌的种类

侗族大歌的种类根据其演唱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嘎老”(ga lao),即一般大歌。这类大歌一般是以地方而命名,如《嘎银胆》即银潭大歌,这样的歌最初起源于当地,以当地为名,但大歌流传渊源,各寨各地的人们相互交流,互唱大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大歌已不仅仅是当地人在唱,甚或现今的当地人都不知道所唱曲子的由来,但无论怎么流变,这类大歌一直传承了下来。(2)“嘎所”(ga so),即声音大歌。此类大歌是以表现歌队的声音为主,歌词间断,段落不多,但是衬词、衬腔丰富,通过人声体现各种动物或事物的声音,如蝉鸣,蜂叫,小河流水等等,此类歌具有很强的仿生性,需要歌者有很高的演唱技巧。(3)“嘎窘”

(ga jun),即伦理大歌,是叙事歌的范畴,只因其讲述的故事是有关圣贤、有关传说的事,唱这些内容以能教化族人,让族人知礼仪、明是非。(4)“嘎节卜”(ga jiep),即叙事大歌,此类大歌节奏性不强,主要强调低声部之间的延续性和旋律声部歌头的呼应。

2.3 大歌中的民族性格

侗族大歌无论是从它演唱形式上的特点还是从它的分类到演唱都多维地体现出侗民的个性特征。大歌中的“大”中包含的各种特性,展现出侗民是一个善于合作的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当然更是一个能个善舞的民族。大歌中的种类同样也鲜活地呈现其民族性格:“嘎老”展现侗民对哺育自己土地的热爱,它们将其唱在歌里,记在心里;“嘎所”,将侗民们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展现无遗,它们和大自然中的山水鸟禽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共生共存,它们的歌声中充满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态的爱护深刻地体现于歌中,天人合一。“嘎窘”,体现了侗民的民族自律性,他们通过大歌的形式来传播伦理道德,建立族人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这歌声中产生的教化作用远超于书本。“嘎节卜”在叙事中歌者的合唱技艺的合作水平可谓高超,其中长达几十乐句的连绵不断的乐音,是歌者之间密切配合换气的结果,这充分体现了侗民之间的合作能力,各尽其责、不抢风头、达到整体而统一的和谐之声。

3 多声形态、合唱技艺体现和谐生态

侗族大歌的多声形态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我国的民族音乐常被外界学者认定为单声部音乐,然侗族大歌的发现和研究将此观点打破,复调织体的音乐早千年前就存现于侗族大歌中,这种复调和声秉承了侗族大歌天人合一的思想,可想象它定是为展现大自然中百鸟齐鸣、众生相的产物,也就进一步证明了生态对侗族大歌的影响。

侗族大歌的多声主要表现为高低两声部的二声部结构,在这两个声部中,低声部是基础部分,就像是整首歌曲的地基,厚实而绵长,在歌队中人数也较高声部多;高声部一般由几个嗓音极佳,唱功较好的人担任,他们在高声部或是齐唱或是轮唱,多是即兴地演唱。低声部就像是浩瀚的海洋,高声部则像飞翔在海面的海鸥,高低声部结合得和谐而奇妙,听着这充满层次,律动丰富的和声,眼前则不觉出现动人绚烂的图画。侗族大歌的和声有其即兴自由的一面,但它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律。首先,当主旋律在高音区时,高声部和低声部就合二为一,并以齐唱的方式进行;当主旋律在低音区时,高低两个声部就分为两个声部分开演唱,主旋律始终由两声部下方的低声部演唱,音量较大,这时的高声部则展现其即兴性,围绕着低声部的主旋律进行,仿似鸟儿围绕着大树歌唱,此时的歌声部分主次,共同并重。其次,在声部的进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原则需要遵循,例如“低走前,高跟后”;“走得清,跟得明”;“高音唱,低音托”;“低唱平,高唱调”;“同起同收,分合有度”等。再次,在声部的进行过程中还不时地形成同向、反向、斜向的形式,也有规律可循。当两声部旋律同向进行时,通常从同一点向相同的方向发展成大三度或小三度;当两声部旋律反向进行时,同样多是从同一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过程中时分时合;当两声部旋律斜向进行时,其中一个声部保持不动,余下声部从共同点出发斜向发展构成二声部。以民族五声羽调式为基础的侗族大歌,其音域不是很宽,一般在一个八度以内。音乐中较多地运用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大小六度,同时还合理科学地运用大二度、小气度等不协和音程,更有很多的微升微降音出现。这复杂多变的多声形态,听上去和谐、悦耳,这声音的和谐展现出他们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4 无字传歌声继承祖辈文化精髓

侗族是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侗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可见,侗族大歌对于侗族人民传播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听到不同内容、不同种类的大歌。大歌中包涵的文化、生活、故事、信仰、礼俗等等就像是在翻阅一本本图书,这比图书更为具体和形象。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是口口相传,所以在长时间的传播过程中势必会有文化的流逝和变迁状态,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侗族大歌的一大缺憾。我们现在听到的侗族大歌是不断流变的状态,但是大歌无论怎么变化都蕴含着侗族从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

5 地方“歌师”、学院教学传承侗族大歌

自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学界对于侗族大歌的关注和研究逐渐从单一的音乐学角度向多学科延伸,通过资料显示以及实地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这个没有文字,以歌传情达意的民族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主的社会主流影响下,它的生态文化受到的它文化的多元渗透,侗族大歌的生存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年轻人们嘴里哼唱的更多的是流行音乐,他们已不满足在田间地头干农活的那点收入,而是背着背包外出打工。网络的信息传播也给侗民们的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再来了多渠道的新鲜事物。生活环境的改变给侗族大歌的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大歌的传唱已不再是那么地自然和纯粹,侗寨中唱大歌的人已趋老龄化和边缘化状态。面对此种状态,学界和本土大歌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之不懈努力。在一些侗寨,地方政府成立了侗族大歌班,请当地歌师教授本族小孩唱大歌,即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为培养未来的大歌歌手奠定坚实基础。同样,在高校也为大歌的传承加大了投入和教育。在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就有专门的侗族大歌班,这些孩子是专门从侗寨中特招进校的,在学校中聘请专业歌师任教,排演各种节目,提供各种平台传播侗族大歌,为侗族大歌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侗族大歌是现存的民族活化石,在没有文字的侗族文化中,它承载着超乎文字能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它的文化生态中包含的方方面面都是值得研究的文化瑰宝。(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

参考文献:

[1]白庚胜主编,吴凡编著,侗族音乐[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2]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05,01.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