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印象派绘画在十九世纪作为一种颠覆传统的艺术形式出现有着多元化的因素,除去绘画因素的影响之外,同一时期的印象派音乐和它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印象派绘画;音乐;影响
不同艺术可以运用各自的表现手段去阐述相同的意境,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就是这样的两种艺术形式。印象派绘画作为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印象派音乐属于时间艺术和听觉艺术,虽然其存在方式、感知方式都不同,但二者在多个方面有诸多相似相通之处,无论是在创作理念、手法和艺术风格上,它们的相似或相通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印象派绘画对光色的强调和印象派音乐对音色的表现方面。
1 印象派绘画和音乐
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追求对瞬间视觉感受,强调通过色彩对画面氛围的渲染,在光、色中寻求变化,,“还原一种印象的总体真实”。
印象派音乐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彪西和拉威尔。而其中以德彪西的音乐较为典型的代表。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是把音响与音色作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段,而这也是其音乐风格区别于其他音乐风格的重要特征。
2 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的基本特征
2.1 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特征
1.用光和色彩认知世界。主要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或近似这七种色彩的颜料来作画。他们为求得到真实和鲜明的色彩效果,采用以色块、色线或色点并置的手法来描绘对象,这样印象派画家的画面一下子变得格外鲜艳明亮,在他们的画面上真正体现出光和色的无穷魅力。
2.客观再现个人瞬间视觉印象。印象派画家完全把精力放在捕捉视觉印象和追求光色变化上。他们往往忽视对象的形和轮廓,把对象画的相当松散和自由,只追求色彩效果。印象派画家抛弃了一切传统的色彩观念,去捕捉光在物体上造成的色彩变化所产生的视觉感受,因此画出的色彩也就非常鲜明,丰富而富有个性。
3.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印象派画家主要追求光色变化的色彩效果,即追求色彩这一艺术形式,对作品描绘的主题、情节并无多大兴趣。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2.2 印象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1.音乐没有主人公、没有冲突、没有明确的主旨,只是充分利用音色与音响表现音乐的连续、流动,并以此来表现自然界中光与色的变化,以新的音乐观念取代了传统音乐那种严格遵守和声的传统连结规则,把和弦的音响色彩本身提高到最主要的地位。
2.音乐具有朦胧、飘逸、纤巧和稀薄的特性,曲式结构松散,多采用不和谐音调与和弦,音乐转呈缺乏逻辑与因果,表现为较强的即兴性。
3.极为强调形式,音乐中曲式结构往往被淡化,通过所谓‘诗意转调’从而让‘主题目标’的局面造成中和区域的方式,实现从一个乐段到另一个乐段的过渡。
3 印象派绘画对于印象派音乐的借鉴
对于光和色的表现,是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创作的共同的美学追求。它创造了新的语言风格,开辟了表达方式的新途径。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是技巧的:印象派画家关注光色,他们色彩的使用、独特的笔触使总在努力真实描绘物体和景观的人迥异;而印象派音乐的和弦进行使音色产生了印象派绘画式的、排列色彩的效果,二者殊途同归,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印象派画家的创作手法:印象派画家竭力捕捉景色的光和色,而放弃描绘事物的固有外观和固有颜色,他们的作品中对象的轮廓是模糊的,而这正是我们裸眼所看到的未经观念美化的真实。为了表达这种的真实,画家们以局部的空间模糊作代价,其实这是符合视觉规律的。
印象主义画家往往用多变而破碎的笔法在涂成白色而不是传统的棕褐色的画布底子上作画,常试用光谱色和小笔触捕捉自然光线的七色特点。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画派,他们不局限与物体的细节部分,而是更重视整体,他们总是描绘在特定氛围下的色彩,所以他们的绘画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莫奈 《睡莲》
在创作的具体手法上,印象派画家采取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象派特有的绘画语言;同时,采用小笔触将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时而把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补色之间对比,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产生冲击而带来的和谐。例如对水的描绘:把水波反射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颜色描绘得极为充分和生动。
印象派音乐中以德彪西的音乐较为典型的代表,他的音乐特征代表了印象派音乐的总体特征。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是把音响与音色作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德彪西的音乐音乐主题极为简短,结构松散,注重暗示和象征,气氛朦胧而飘渺,只是充分利用音色与音响表现音乐的连续、流动,并以此来表现自然界中光与色的变化。他的作品把一些不协和音和不平常的音色冲击下的融合,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听觉效果,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色彩感。
印象派的光与色表现的成就主要是通过画家们对自然的观察和不断的艺术实践,但这种颠覆传统的艺术风格的出现有着多元化的因素的渗透,离不开传统和历史,更和印象派绘画之前的的艺术流派、思潮、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除了最直接的写实绘画及其他美术流派之外,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对印象派绘画的产生和形成也是相互借鉴和影响的,可以这样说,印象派绘画的产生,是之前艺术流派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相互影响后的艺术结晶。
参考文献
[1]《谈即象派绘画》,杨蔼琪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1月。
[2]《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
相关推荐
[课程教育研究] 绘画艺术治疗应用研究综述
[课程教育研究] 赏识教育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课程教育研究] 象征期儿童的绘画分析
[课程教育研究] 论绘画测验在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中的应用
[课程教育研究] 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