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梁红鹰 | 字数:2887 | 阅读:

摘 要:RFID技术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有着极为广泛地应用。RFID技术推进了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RFID读者服务模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有它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RFID;图书馆;应用;读者服务工作

1 RFID的概念和RFID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1.1 RFID的概念

RFID(RDOFEQECYIETFCTO DAIRUNDNIIAI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法。

1.2 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2.1标签(RFIDTAG,即射频卡)。也被称为电子标签或智能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

息接收传播穿透性强,存储信息容量大、种类多等特点。有些 RFID标签支持读写功能,目标物体的信息能随时被更新。

1.2.2 阅读器(也称解读器)。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分为手持和固定两种,由发送器、接收仪、控制模块和 Transceiver组成, Transceiver和控制计算机或 PLC连接从而实现它的沟通功能。

1.2.3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天线是信号的采集器,它会把采集的信息传给中央服务器,由服务器来判断信息后再发送给天线。

1.3 RFID系统的工作流程

1.3.1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

1.3.2 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

1.3.3 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2 RFID技术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应用的优势

2.1 快速的自助借还,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

传统的条形码是接触式识别方式,主要由工作人员单册操作借还,很大程度限制了借还书的速度。而 RFID是非接触式感应识别数据,可以一次性完成多册图书的借还,,大大提高了借还图书的效率,避免读者排队等候现象,节省读者时间。同时由于读者自助进行借还操作,给予了读者更多的自主性,减少读者与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和工作误差的矛盾,也更便于保护读者的阅读隐私。

2.2 智能化管理,转变图书馆工作重心

RFID的主要功能自助借还、自动分拣图书以及智能清点整理书架,都以机器替代图书馆员的重复劳动,大大减轻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可以使一部分馆员从简单的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从事读者咨询服务或信息服务或其他工作。有利于大多数图书馆工作者实现从“图书保管员”到“信息服务者”的转变,从而更好地稳定图书馆员队伍。

2.3 图书的快速清点,提高图书查找的准确率

全开放的图书管理方式在方便读者的同时,错架、乱架、丢失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图书数据失真,也对读者准确查找图书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及时整架和定期清点图书也是图书管理中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而 RFID以其特有的非接触式且一次读取多本图书的优势,通过对书架上贴有 RFID标签的快速扫描,将图书的清点工作变得简单而便捷,以图书数据和定位的准确而提高查找图书的效率。

2.4 三维智能导航检索,为读者提供准确形象的查找路线

RFID的三维智能导航系统直接嵌入到 OPAC检索系统,根据读者的位置,结合目标图书的具体架位,以精美的图象和精确的线路给读者最优化的索取图书导航路线。

2.5 延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

RFID系统的 24小时自助还书功能,把图书馆服务延长到了理想中的 7天 24小时。而且通过 RFID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整合,可以实现城市街区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把图书馆各种个性化服务延伸到读者需要的各个地方,大大提升了图书馆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服务功能,也实现了图书馆无处不在的理念。

2.6 电子标签信息的适应性

传统的条形码信息量小,印刷后也不可更改,而电子标签具有大容量的信息存储能力,还可以无数次的修改、增删标签中的信息。而且条形码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由于磨损使得信息无法读出,需要更换,而 RFID电子标签只要不是有意破坏性的损坏,使用寿命比条码长得多。同时电子标签的读写方便性优于传统的条形码。

3 RFID技术在读者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1 防盗安全问题

RFID标签直接贴在书籍上,与磁条相比,隐蔽性较差,很容易被发现并撕毁。信号屏障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RFID标签一旦书籍遭受外力挤压,或被金属物质阻挡,都会丧失信号,从而导致安全门丧失防盗功能。有些采用了RFID的图书馆混合使用了磁条用于防盗,虽然解决了问题,可成本和复杂性也增加了。另外RFID系统还可能发生误读。在自助借书操作中,如果前后两位读者距离太近,前一位借书的时候,RFID阅读器有可能感应到后一位手中拿着的资料,从而造成误读和错借。只有解决好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才能打消图书馆对使用RFID技术的顾虑。

3.2 读者隐私问题

图书馆使用RFID标签之后,文献可能被其他阅读器读取甚至数据被修改,读者在图书馆内的活 动也几乎是透明的,这些都涉及到文献安全及个人隐私问题。隐私的保护需要在技术、管理上相互协调解决,重要的个人信息必须加密处理,设置相对安全的工作区域,并且需要对服务系统及时更新升级防止黑客入侵。

3.3 图书损毁问题

在图书馆,我们经常会发现图书出现被撕毁、折页、涂画等现象。通过人工借还,工作人员对还回来的图书会进行适度检查,偶尔有损毁现象还能及时进行处理,比如盖上图书污损章、对读者进行适当的罚款等。但RFID自助式服务省略了这一流程,这会让一些不文明读者有机可乘。这种现象涉及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人员责任心及读者的道德水平等诸多方面。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从制度,从读者服务水平,从教育引导读者,从技术,从措施上共同着眼、着手。

总之,RFID技术的应用,使无人图书馆成为可能,图书馆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的全开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图书馆大发展,需要技术进步的有利契机,在图书馆逐步开展RFI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满足读者的需要,真正实现时代所赋予图书馆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朱小梅 基于RFID的读者服务模式研究.图书馆学刊.2013(7)

[2]王伯,RFID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界.2008(8)

[3]付丽 论图书馆自助服务新策略及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9)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