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姚庐清 | 字数:3002 | 阅读:

摘 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各种被异化的现实,阐述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及人与人的异化。本文以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视角,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提出劳动异化对当代的影响和当代存在的异化现象,分别从权利、消费及人与人之间情感方面叙述,最后总结当代我国出现异化现象的原因,更好的认识异化对当代人们的影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异化劳动;当代异化;异化原因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指分析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因此具有了特定的哲学内涵,在马克思之前有很多的学者对异化进行了阐述。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异化”当作哲学概念引入,其包含辩证法的因素,认为“现将自己变成他物,变成的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费尔巴哈将异化概念用于考察人的本质,认为异化的主体是感性的人,理性、意志、感情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写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之前,受到前面所提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开始有了异化的概念。青年马克思在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在《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以及《论犹太人问题》都用异化去解决的经济、政治以及宗教等问题。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汲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并将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并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

1 解读《手稿》中异化劳动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手稿》1932年出版,其中指出了异化的主要内容:第一,工人与产品间的异化,也称为物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基本的异化表现形式,劳动产品在生产中作为异己的存在物,不依靠劳动者的力量,与劳动相对立。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异化也体现在劳动行为中,即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第三,工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从人的自我异化的本质出发,又进而对人与人类之间的异化进行了探讨,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类别的存在物“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第四,劳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是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关系与私有财产的异化。

2 当代异化劳动的现象及影响

2.1 异化劳动在权利方面的影响

劳动异化在政治领域上表现出来的形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官员的贪污、腐化,二是权力的缺位、错位与越位。腐败问题一直是我党和政府反复提出并且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党和政府虽然特别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但官员的贪污、腐化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发明显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基层官员之中,腐败问题特别严重。在政治生活中,以权力大小来划分人的等级,“自觉”地排出高低等级,嫌贫爱富,巴结有权势有财富的人为自身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现象都很明显地表明,在政治生活中人民的权利被“异化”了。

2.2 异化劳动在消费方面的影响

消费异化主要有过度消费、虚假消费和意义消费三种形式。过度消费并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占有导致消费的过度与无限制。人类的生活需求是有限的,而人类的占有欲却是无限的。比如“网购癖”,一天不逛淘宝买点衣服什么的就浑身不自在,其实买来的很多东西都用不着,只是为了占有而已。弗洛姆说:“对于许多物品来说,我们根本没有使用的欲望。我们获得物品就是为了占了它们,我们很满意于无用的占有。”虚假消费是指在消费领域,消费者自以为是在独立自由地购物,然而消费者却被商家的宣传、广告巧妙地操纵着去购买些特定的商品。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消费行为,它不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消费。意义消费是指商品意识统治下的消费者把目光局限在财富的多寡、消费的多少以及消费档次的高低上,并将其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因素。

2.3 异化劳动在人与人之间情感方面的影响

当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体现出“物的痕迹”,表现出感情的商业化现象。随着感情的商业化,人类的情感生活就被异化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习惯以对方给不给自己“面子”以及对方所给“面子”的大小来衡量对方与自己的感情深度。经济狂热增长加剧贫富悬殊,导致社会不稳定;一些企业只重视经济利益,为了谋取暴利,施展造假售假等非法致富的手段;因自私自利之心而做出危害人民群众的商家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信仰精神动摇,从而导致人们根本没有信仰可言;传统精神动摇,使得人们不再相信什么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劳动类异化”所造成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去重视并且想办法解决。

3 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低估劳动异化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做出说明:“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必然破坏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等。当然,彻底解决劳动异化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可能。人的异化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否定环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必然代价。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废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劳动活动既属于全社会同时也属于劳动者自己。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的异化现象。2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人的异化现象必然会出现。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外国企业以及个人投资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异化现象将不可避免。总之,我们要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现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现象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全局性的异化,而是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异化。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不同于西方的异化,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中出现的异化现象终将消失。

参考文献

[1]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23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6-60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0-98

[4]弗洛姆. 资本主义下的异化问题[J]. 世界哲学,1981,(4):71.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45.

[6]焦洋.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产生的原因[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8):35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