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纯依靠教师经验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实质上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可以保证学生尽可能获取情感体验的情景模式,让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训练以及增强生活体验。为此,本文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涵盖了拓展阅读内容,培养信息素养、创设阅读情景,激励主动学习、多维阅读交流,促进协作互补以及丰富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其主要的写作目的在于为今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研究
近几年,初中语文教学在观念上、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课堂内容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1]。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实质上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可以保证学生尽可能获取情感体验的情景模式,让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训练以及增强生活体验等等。
1 拓展阅读内容,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拓展学生阅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参照新课程的标准,初中语文阅读是一个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以及获得审美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恰好适应了信息时代对阅读的具体要求[2]。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等特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另外,信息技术进入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文本语言,还有大量的图像、图片。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发挥出引导的作用,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针对性的建立一个信息库,让学生进行共享。同时也可以推介一些优秀的网站供学生浏览,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节省搜索特定信息的时间[3]。
2 创设阅读情景,激励主动学习
创设阅读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另一种有效手段。学生作为初中语文阅读的主体,是阅读活动的能动参与者。因此,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宽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阅读,不但可以排除阅读急切感,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升阅读的效果[4]。虽然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是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下学生主体性地位显得更胜一筹。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是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录像教材等等形式,信息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一个线性的。而实践工作发现,这种线性的结构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发挥。而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网状式的,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彰显个性,推进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5]。
3 多维阅读交流,促进协作互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果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协作和交流是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尽可能创造了多元及多维交流的空间,从而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互补和共享,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意义构建[6]。此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可以自由选择协作的伙伴进行问题的探讨。当一个学生在阅读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了疑问时,就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交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问题得到解决。信息技术环境也可以将性格内向的学生包容进去,实现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争论,在互动中互补,最终获取阅读上的最大收获。
4 丰富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以创新为前提条件。其中,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从而推进创新发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7]。作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基础,创新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运用信息技术来强化学生看听的机会,同时巧妙运用文图声扩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量,可以实现学生课内外沟通、思维发散以及能力迁移。随着信息技术运用的多渠道化,学生阅读感受也慢慢的充实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阐发、评价、质疑阅读的问题,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最终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最大化[8]。
5 结语
概言之,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有许多的好处,而且跟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相反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纯依靠教师经验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能够从阅读当中尽可能多的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提升语感能力和审美境界。本文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涵盖了拓展阅读内容,培养信息素养、创设阅读情景,激励主动学习、多维阅读交流,促进协作互补以及丰富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其主要的写作目的在于为今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邵世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磨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0)
[2]闫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8(05)
[3]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09)
[4]林旭.试析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合作学习[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2)
[5]吴西海.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理想状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
[6]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2(35)
[7]张群.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8]张锐.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学周刊.2013(06)
相关推荐
[窦畅 付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万显伦] 关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韩术东]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现高效
[程丽英] 信息技术对企业档案管理的影响与策略
[马文生] 探究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张津精] 从社会矛盾研究法角度浅谈中学英语文化教育的特殊性
[梁园园]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践路径
[张琴]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师生互动
[张青云] 构建轻松和谐的初中体育课堂
[于国山] 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
[李昌伟] 谈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额尼日勒其其格] 浅议如何培养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肖忠勇] 如何利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美的熏陶
[孟丽群] 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影响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研
[王国旗] 浅议怎样形成多变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