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目前及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战略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表明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从依法治国的角度上明确表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基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状,联系当前生态状况,研究当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从政府管治、生态文明市场化推进和健全全民参与机制,克服制度缺陷,不断制度创新,系统完整的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依法治国;制度缺陷;制度创新
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十八大报告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过程,并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实质,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在经济方式的转变、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观念明显增强进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但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实行和参与上,仍面临重重困难,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和公众环节[2]。首先是政府的“制度缺陷”,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没有严格地执行、监督评估体系。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进中,没有让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没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其次是生态文明市场化的“制度缺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相反,以政府控制为主,市场调控辅助的环境基础政策属于薄弱环节,这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尚未正式施行价格改革,即没有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修复代价。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工业,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物排放,生态文明建设应以市场为主要手段的保护政策,落实责任。同时,市场没有合理有效地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最后是公众环节的“制度缺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彻底和落实,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其中,公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实中,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参与上仍缺乏积极性,这基于政府信息公开化不足与公众对于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究其原因,归根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本身的不完整,即没有完整的制度推进、保障和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督生态文明建设,也没有合理有效的制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彻底实施,则需要完整的生态制度保护。
2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产业结构和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资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十八届三中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表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更表明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紧迫性。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建设“制度红利”
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制度红利”,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协调性和有效性的约束和保障作用,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的任务。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
3.1 政府加大“管治”机制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面落实到具体区域,这就需要政府实行“管治”。首先,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前,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4],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监管制度,形成监管有效、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用途管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自然资源明确划定归属,即明确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用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其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全面、系统、详细、科学的说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任务。最后,政府严格执法,监管生态文明建设,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机制,明确合理的考核指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成本、效益和预期目标进行考评。
3.2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机制
面对资源约束趋势、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充分发挥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两型社会建设推向市场。第一,根据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快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度降低能源等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第二,严格执行生态补偿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
另一方面,从市场经济角度上讲,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市场还应具备以下两个作用,即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和其经济运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3.3 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因此,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全面实施,就必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首先,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和明确全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力,如知情权、参与权等,保证公众及时获取信息和推动全民参与[5]。其次,培养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从思想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再次,完善全民监督制度,在政府监管之外,全民有民主监督权。最后,实行公众有奖参与,定时对自愿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进行考核,评出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推动公众参与积极性。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而这些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终的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我国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刘登娟,黄勤,邓玲.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14(02):17-21.
[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谷树忠,胡咏君,周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相关推荐
[沈一敏] 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郑帅杰 曾遥远]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现状研究
[郎欣涛 张雨然]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议
[黄衍青]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之制度设计探究
[柯媛媛] 关于完善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dmin] 传递金色钥匙,开启文明窗口
[杨蕊先] 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问题探析
[曾豪] 马恩视域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与对策研究
[尹剑梅 薛晨晨] 庭前会议制度:基于杭州市的实证研究
[王晖 冯术林] 浅议乾隆对活佛转世制度的完善
[黄明辉] 古埃及墓葬文明探析
[王昌荣] 景东土司制度推行
[陈金巧]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新型城镇化
[褚安世] 浅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
[付慧]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