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夜
【摘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其要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交往过程,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居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学校优势发挥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交往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99-01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构成的,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和学生均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那么在教育活动中谁为中心,谁为从属?教育史上关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地位问题一直争执不休,主要有两个不同的观点。
一、“教师为中心论”。
这种观点主要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持有。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是必要的,学生对教师要保持一种被动的服从状态。只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个体,忽视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为中心”。
这种观点主要由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学派所持有。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只充当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学生应该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站到学生的背后去,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再去帮助他即可。
如果把课堂教育比作一首交响乐的话,那么演奏这首交响乐的话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但是乐队必须指挥得协调才能弹凑出和谐的乐曲。这位指挥者就是教师,指挥者和乐队成员的共同合作,才能弹凑出课堂这首交响曲。交响曲的和谐演奏就要考虑:主旋律是什么,什么时候引进不和谐音引起矛盾冲突?怎样使矛盾展开并发展下去,怎样使演奏的难度符合每一个乐手的技术水平?这些问题就比作教学教案,以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教师认真思考与好好备课。所以,很显然前面两种观点都是相对偏颇,有明显的理论缺陷。“教师中心论”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教育活动变得被动和僵化;而“学生中心论”却淡化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不利于学校优势教育的发挥。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单向信息灌输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过程。将教学视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重新认识了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过程是师生课堂教学交往过程的统一,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统一。即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教授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学习过程,它是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统一。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另一方为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从这个角度,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学生才能迅速的掌握知识,并使自身获得发展。唯有当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地钻研教学内容,主动地展开活动,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这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教师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是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學生也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激励。
我们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
一、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能胜任教育工作的教师。
现代教师均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他们能胜任及教育与教学的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才能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发挥现代教学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教学的优势和效率。
二、相对学生而言,教师占有更丰沛的学科知识,教师的经验更能对学生起引导作用。
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同时,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学生是未成年人。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自学能力比较差,教师在学习方向和方法上的帮助与引导是必须的。另外,学生的意志力与坚持性比较弱,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监督和管理。
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但传统的教学因种种原因使得这种交往产生阻隔与缺失,成为一种非交往或不充分的交往,这种非交往与不充分的交往压抑了师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创意而变得单调、呆板甚至僵化,由教师主体取代学生主体,由满堂灌取代发现与探索,由教师权威取代教学自由,由指令取代对话,由教师的“孤军奋战”取代智慧的“学习共同体”,扭曲了教学过程本质。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都参与的双边互动活动,教与学的过程是共同进行,不可剖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将两者放到同等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启泉,汪霞, 王文静编著;65-70页
[2]《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海民主编;105-106页
相关推荐
[魏红] 浅谈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途径
[李萍] 试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促进作
[张桂娟] 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探析
[赵翀] 毛泽东的人民观对当前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武泽淼 张馨元] 浅谈民营企业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曾艳红] 井冈山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陈骏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李麒麟] 浅谈如何围绕“两个巩固”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
[刘爽] 加强高校基层团总支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郭小红] 后喻文化时代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方式的转变策略
[芦文利] 民办大学教育
[杨蕊]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周文芳] 新形势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权苑 刘莉] 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南守宇 孙海涛] 浅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