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本质。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课外阅读,以此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4-0073-02
前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许多初中学校逐渐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应将其设定为教学目标,借助课外阅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通过大量阅读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一、明确阅读目的,避免阅读盲目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防止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过于盲目。因为课外阅读是对课文阅读的有效延伸与补充,强化课内阅读。学生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对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学生喜欢的文学作品,使其将阅读中积累的文学素材应用到学生写作当中。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才能思维活跃,准确无误地将阅读中学会的词语、句式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从而写出构思巧妙、富有丰富联想的新型题材,让人在阅读时可以耳目一新。反之,阅读量较少的学生,作文思维比较呆板枯燥,如同流水账一般毫无新意可言。例如;两个学生同样写“雪”,有的学生在对雪进行描写时“下雪了,天地变成一片白色。”而有的学生写到:“霎时间,天地白茫茫一片,雪花如撕碎的白色锦缎,大片大片、洋洋洒洒地从空中飘落下来。”两者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后者语文词汇量较大形象思维丰富,将一场普普通通的雪景渲染的大气磅礴。由此可见,学生只有不断阅读课外书籍,才能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因此,在日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以避免阅读的盲目性,确保学生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的提高,进一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发展,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和顺利完成[1]。
二、正确选择内容,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有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阅读有许多好处,但是阅读不适合自己的书籍,就会比不读书还要麻烦。学生读书期间就是为了学习本领,并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就是说一本好书能够让人思想积极健康乐观,并在书籍中陶冶情操。为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书籍,借助书籍中的英雄形象,净化学生心灵,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书籍思想教育。
由于初中生告别小学阶段,步入青春期阶段,说话做事常常过于激动,缺乏理智。教師倘若管教过多,则会让学生心生厌烦,增加叛逆行为。而课外阅读活动拥有较大的随意性,尤其一些充斥着色情、暴力文章与小说对学生的精神污染造成极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在这种精神领域中查到这些东西 ,就会让学生心理产生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影响。为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课本上,而是引导学生阅读中外世界名著,帮助学生精心挑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书籍。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读物,篇幅由短到长,内容由浅入深,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在良好的阅读中感受文化熏陶。尽量让学生避免阅读一些情感较为压抑或者是过于拜金主义的小说,提高学生自身文化修养[2]。
三、以兴趣点出发,激发学生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学习某项活动事物的动力来源。曾经有位知名的心理学家说道:“刺激学生最好方法就是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材料。”为此,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讲述自己大量阅读课外资料以后所收获的领悟,借助现身说法,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种想要强烈阅读的欲望。对于学生想要阅读的书籍类型,教师应予以充分尊重,不能强迫学生阅读自己不喜欢、甚至读不懂的文学作品。例如:有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并没有真正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课外阅读书籍目录,而是在网络中随便找些有关初中生必读目录等相关网站,随意从中挑选十几篇具有教育意义如《骆驼祥子》、《百年孤独》、《祝福》等书籍。然而,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初中生生活阅历有限,无法深入探究那些过于久远的年代,如果教师初次就为学生选择这些具有深意的课外阅读书籍,不但不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会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掌握阅读方法,拓展学生视野
自主阅读就是指学生在较为自由的情况,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不需要制定阅读教材内容,也无需为学生讲解阅读材料,更不需要让学生做各种类似的阅读题。学生只需要用心投入的阅读,将书籍中的知识内容全部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而对话式阅读,则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书籍进行精神对话,通过情感交流,让学生大脑思维接纳阅读知识体系,使其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文学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而不是阅读停留在表面,这种泛泛的阅读毫无意义。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尝试写读书心得,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中主动与文章进行对话,相互体察文字里的情感,领悟独特感受。
五、探究式阅读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对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质疑看法,并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为此,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时,还可以采用合作方式,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通过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激发学生思想创新的火花。而探究方法,则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个人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推敲探究,从阅读文章中感悟语境用法,并让学生尝试以仿写这种文章类型,以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汪国真诗集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探究阅读中,挑选出自己最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并自己尝试模仿写出一首类似的诗歌。
相关推荐
[窦畅 付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万显伦] 关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梁园园]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践路径
[张琴]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师生互动
[张青云] 构建轻松和谐的初中体育课堂
[于国山] 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
[李昌伟] 谈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额尼日勒其其格] 浅议如何培养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陈娣]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永红] 信息技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研究
[马颖] 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技巧探讨
[张秀峰] 浅谈语文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
[张丽娜] 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初探
[陈雪松]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谈
[陈夕希] 从对语言本体的研究角度对比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内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