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能力是衡量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二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过分重视词汇与语法的讲解,无法引导学生从语篇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宏观的把握,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无法整体提高。本文以衔接和连贯理论为基础,基于高职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内在规律,讨论在衔接与连贯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语篇衔接 语篇连贯 英语阅读教学
【Abstract】Read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o measure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nd also an essential skill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teaching mode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explanation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nd fail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which results in the failure of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Based on th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the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nal law of the theory, an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Keywords】the textual cohesion; the discourse coherenc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37-02
1.引言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两个基本概念,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衔接和连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把这一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来,形成了语篇分析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在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方面的指导,导致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仍存在逐词阅读、对视觉信息过度依赖、過多注意语言形式而忽略语篇意义等问题。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提高学生理解语篇和归纳语篇结构的能力,指导学生高效快速阅读、如何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理论的角度探究学生理解语言和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提高阅读过程中的语义理解速度,最终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
2.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理论
Jakobson对文学语篇中由句法结构和重复而形成的排比现象的分析被认为是语篇衔接最早的研究。韩礼德和哈桑的Cohesion in English将衔接系统化、理论化,明确了衔接的范围: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指语篇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连贯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它所研究的内容是一篇文章中彼此看似独立的句子在语义上如何连接在一起而构成语篇。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出了语篇连贯涉及多层次的观点;张德禄对语篇连贯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论述了语境、信息结构、主位结构和衔接机制等对语篇连贯限定的作用。语篇的连贯指语篇深层次意义的连贯,即篇章背后所指的语篇世界中的每个概念和关系都必须是相连的(刘辰诞、赵秀凤2011)。
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可以表现为语篇的表层结构;连贯属于语篇的无形网络,是语篇的深层次结构,它是通过逻辑推理来实现语义连接的。例如下面这两句对话,A:Can I borrow your English dictionary? B: Sorry, I’m preparing for examination tomorrow.从表面上来看这两句话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实际上两句话在语义上是有着一定的连贯性。A和B都知道明天考试英语,复习都会用到英语字典,A这个时候借B的字典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了解语篇连贯和语篇衔接理论,并以此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对于改进学生英语阅读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高职外语教学中教学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外语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以讲解词汇、领读课文、学习语法和翻译课文为主,重点普遍都放在讲解疑难句上面,这的确有助于学生从细节上理解课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明显的主动地位,教师的局部讲解削弱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只注重表层信息的处理,严重影响阅读速度,无法从整体把握文章思路,这往往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分析篇章模式和文章主题的深层次关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4.衔接与连贯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从文章的体裁和结构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整体布局,然后再关注文章的词汇、连接词以及段落之间的连贯等细节问题。这样学生既可以注意到整篇文章的结构框架,又能关注到语言的功能性,,通过语篇传递的语言文化信息,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语篇的中心思想,进而能围绕中心思想关注细节描写,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出合理的推断,最终达到充分理解文章的目的。
相关推荐
[陆心怡] 狂欢理论视阈下的《檀香刑》
[李麒麟] 浅谈如何围绕“两个巩固”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
[宋成龙] 浅谈词块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李林] 多模态理论下视角下的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
[殷鹏] 论个性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杨震] 探究新课改下文县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刘丹] 从人本主义理论谈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杨丽娟] 试用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高考生志愿选择
[高原璐 王守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优化研究
[刘健] 潜在语义索引理论及其应用
[杨传文] 浅谈我国侵权法上的过错理论
[江世明] 试析经典广告创意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延伸
[苏雪晶] 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
[潘嵩] 对等理论视角下商业广告的翻译原则
[陈程] 柔性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