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郭一宵 李书日  | 字数:2735 | 阅读:

摘 要:几个月前,一则题为《温州上百人围观厂房火灾仅有两人拨打报警电话》的新闻报道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5月31日下午1点08分,温州平阳县昆阳镇后阳村马路边一排厂房着火,厂房内存有大量的印刷制品,且有两个液化罐。火灾发生10分钟后,包括记者在内仅有两人拨打119电话,而整个现场围观看热闹的有上百人。而就在几天后6月4日下午,该县消防对火灾无人报警的消息进行辟谣并有数据显示,当天发生火灾后,13点13分48秒时平阳消防接到第一个报警电话,至13点21分38秒,,在不到8分钟内,县消防总共接到7个报警电话。由于报警人数多,还有的报警电话因线路忙而没有接通,在排队等待,并非此前报道所说的“10分钟内仅2人拨打119点话”。这无疑是一篇暖心的新闻,再联想起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会发现我们其实是无形戴上了“旁观者效应”的紧箍,而我们的良知良能并没有泯灭,我们的社会责任心没有丧失殆尽,我们正从集体冷漠中苏醒过来。

关键词:旁观者效应;温州火灾

1 旁观者效应

(一)旁观者效应概念:旁观者效应是指在一个突发事件中,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即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与在场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二)旁观者效应引起关注:这个现象最先引起心理学家关注是1964年在美国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并且很快成为《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并使全国感到震惊。一位叫基蒂·吉诺维斯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有个人的确打了,——在她死后。)

(三)旁观者效应解释及实验验证: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这种旁观者的无动于衷、见死不救做出了新的解释:

首先,个人对情境的解释,往往依赖于其他人的反应。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在场的其他人无动于衷,那么就会让人怀疑情况是否真的紧急,从而采取和其他人一样的态度和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往往成为人们解释情境和采取行动的重要依据。因此,他人在场就会产生某种相应的社会抑制作用。并且,当个人越犹豫不决,无法决策时,他人对情境的态度和表现的影响力就会越大,这也是一种“社会影响”。

其次,他人在场可能影响个体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理解。如果在场的他人都表现镇静,毫不慌张,则可能产生某种错误的引导,使其他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危险的事情发生,造成一种认知偏差或理解失误,称之为“多数的忽略”。

最后,当他人在场时,个人的见危不救的社会代价,如内疚感、羞耻感和罪恶感就会降低,责任感往往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或者说,是把应承受的这种责任感分给了众人,自己责任轻了,这种现象称为“责任扩散”,并且当能提供帮助的人越多,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越小。

为了验证自己的解释和说明,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四对一的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通话。他们要研究的是: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所作出的选择。事后的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4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些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因此,两位心理学家对克尤公园的杀人案没有人见义勇为的现象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并概括为“旁观者效应”。

2 科学认识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还是没有彻底摆脱这个效应的怪圈,类似的悲剧还是时有发生,比如小悦悦事件、以及今年的温州火灾。也许,在谴责他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人性”有一个起码的反省和拷问。每一个看到这些新闻并为之痛心、义愤的人,不妨放下报纸、走下道德审判之台,扪心自问——要是你,也在围观吗?

社会越发达,人的竞争意识越强,法律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高。由此,人们的关爱意识大幅降低,导致人情淡漠,好人难做,帮人成了高危动作,雷锋竟然成了脑残代表,敢扶摔倒的老人的才叫真土豪。

作为旁观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冷漠使得人们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许多人把紧急事件中的不干预行为归因于旁观者的“人品道德问题”,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是类似“碰瓷老太太”等案例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过其实,在有其他旁观者在场的情况下,人们更不愿意帮助别人是有心理学原因的。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而非道德观问题。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我们现今的社会,媒体报刊上总是强调民众道德的缺失,却很少用科学的眼光来反思“冷漠和麻木现象”,这只会让百姓对社会的“堕落程度”越来越感到失望,而不是从一个科学的、理性的心态去考虑问题的症结。认知是道德的引路人。民众素养提高,仅靠指责和批判是不能奏效的,科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历来如此!

幸运的是,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的心理实验告诉了我们解决办法,如果“旁观者效应”广泛宣传被大众所熟悉的话,那么,当事人就会意识到,这可能会产生蒙蔽效应,至少我应该挺身而出,去打个电话报警或者采取其他的必要措施,就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3 不做冷漠路人

“旁观者效应”并不可怕,人心冷漠才可怕,不要让旁观者效应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克服旁观者的心理障碍,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双手,把帮助别人当作一件快乐的、理所当然的事情。“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多一些帮助别人的人,少一些旁观者,我们的社会就会更温暖、更和谐、更团结。那么,我们又该提出哪些建议呢?

首先,是要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促进助人行为的一个方法就是消除或减少那些阻止助人行为产生的因素。减少情景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的责任感,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明白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进行助人的社会化。这包括教会道德包容,树立助人榜样,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普及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树立助人榜样是对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教育,对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三,媒体工作者要如实报道,保持正确的价值立场。没有正确的价值立场,就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也就无法用符合人类历史前进方向的价值观引导公众观察世界,评价社会,分析问题。

我相信,从主观批判到科学分析,从观念说教到实际行动,才是提升中国社会道德力量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尤克公园惨案50周年了,你还围观吗?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