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立红 杨洛娜 危玲玲
【摘要】近年来,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幼儿园紧缺型人才,本研究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习为例,旨在探索出师范专科学校中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方式及路径,研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在专科层次师范学校探索研究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的必要性,对培养内容、方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论述。
【关键词】师范专科学校 研究型教师 幼儿园教师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201-03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是指具备先进的幼儿园教学理念、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扎实过硬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开展能力,勤观察、善反思,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它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由近代“技术熟练者”向现代“反思性研究者”转化,善于反思学习、研讨和实践的研究型幼儿教师对幼儿园保教工作及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摇篮,在培养研究型幼儿教师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毕业生等发放自编问卷《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现状问卷》,了解到目前銅仁幼儿师专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面临学生教科研能力弱,教科研自信心不足,缺乏导师指导;研究方法课程结构单一,授课方式传统,教学与实践脱节,对实习实训指导不足等现象。由此可见,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理清研究型教师培养路径迫在眉睫。
本研究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立足于教学实践,以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师范专科学校中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研究。
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结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研究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专四能两特长” 并且具有一定教科研素养的师范高级人才。
2.培养理念及培养原则
本研究人才培养围绕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四大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两方面的培养原则:一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原则;二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工作措施
(1)组建研究团队及学员团队
课题组组建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团队,研究人员以理论导师+实践导师,高校教师+一线名师的方式组合而成,分别承担学员导师、专题讲座、指导实习实训、指导论文写作等环节任务。
同时在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招募品学兼优,有科研兴趣及潜力的学生30人成为项目组学员,接受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实践。
(2)建立导师制
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学员配备导师,以“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双重导师制对学员进行指导。导师每月至少与学员见面1次,并承担学员实践教学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学员参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协助导师完成各项工作。
(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模式,以“案例式教学模式+反思性教学模式+课堂模拟”等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收集幼儿园一线工作中典型案例,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等。教师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展示,引领学生开展相关分析,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对保教工作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保教能力及反思能力的发展。
反思性教学大致分为课后反思→诊断问题→教例研究→效果对比四个阶段。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它是一个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课堂模拟教学是在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教学法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还原教学实践,将理论利用于实践,模拟演练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法,为学生锻炼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供舞台,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幼儿园保教工作实践。
(4)开展专题式讲座
围绕研究型幼儿园教师能力构成,以项目组成员为主,聘请校内外行业专家,从保教综合能力(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型教师培养专题讲座。讲座以选修形式开展,与学生“第二课堂”工作相结合,纳入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系统。
(5)加强教育研究方法指导
通过教授学生教育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具备教育科研意识,并掌握学前教育教科研的一般原理、方法步骤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确定选题、搜集资料、统计分析及论文写作等技巧,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6)将实习实训指导与毕业论文指导相结合
受学科性质影响,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多来自教育实践,实习实训环节为毕业论文的开展提供便利。将毕业论文指导与实习实训指导有机结合,可以增强实习实训指导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论文资料,开展相关研究,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三、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成效
1.团队建设成果
(1)建立学前社团团队
研究型社团是指一群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的群众群体。本研究在学前社团构建方面,以在打造研究型社团为基础做的尝试,巩固创建与辅佐了武陵学社和星星文学社等研究型社团,指导学生有序开展社团活动。
(2)学前实践团队建设
学生的教育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积累过程。研究性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中研究性学习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方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素养。本研究在探寻研究性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学前实践团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
相关推荐
[张琦] 从国际化专业设置看华中师范大学来华留学招生策略
[课程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程《清洁生产》中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生顶岗实习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院校应急救护培训实践与反思
[课程教育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师范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类高校植物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思考及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与考核办法探究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类必修课心理学课程思政内涵探析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分析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生技能竞赛对独立学院教学的促进作用
[课程教育研究] 师范类本科院校《高等代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程教育研究] 提高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水平浅析
[课程教育研究] 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型本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
[课程教育研究] 两广地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