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幼儿园数学活动材料选择应该生活化的观点。《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教学教学中,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幼儿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入活动,就能使幼儿对数学充满兴趣,更直观的理解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
1 挖掘生活元素,主题活动中体现生活化
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幼儿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幼儿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能让幼儿亲近数学。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元素”,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教学服务。
我将各年龄段幼儿数学发展的要求与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数学情景,寓数学教育于幼儿的活动之中。如小班在开展“好吃的水果”的主题活动时,通过“分水果”的活动,发展幼儿点数、求同、比较、分类、体会物体数量多少等能力;中班开展“幼儿园的树”主题活动时,通过为美工区采集树叶等活动,让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为树分类,并通过用手、彩纸条、绳子等非标准测量工具测量幼儿园树的粗细,进行排序,寻找最粗的树冠军,并将这种测量方法迁移,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又如:大班《我要上小学了》这个主题,融入了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概念、时间概念、自然数及其运算等数学内容。我们带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记录、描述上小学的路,学习辨别以个人为中心的左右前后;让幼儿熟悉一年级所在的楼层和房间号;引导幼儿学会认识钟表,并了解小学日常生活作息,知道时间的不可逆性,学会珍惜时间;试着用倒数的方式记录毕业时间,感受到离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使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解决生活问题。
在主题背景下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能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理解数学,主动地体验、尝试,并积累感性经验。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注入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素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活动中,使幼儿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素材。
2 创设生活情境,区域活动中体现生活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生活化活动情境中让幼儿实践感知、参与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主动地建构概念。”教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在片段中创设有意义、有价值、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并尽力从建构主义出发,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这样,幼儿才会感到数学有趣、有价值。另外,数学知识应加以练习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将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区域活动是为幼儿创设真实活动场景的最有效形式。为此,我们把数学教育内容按《纲要》要求生活化,在区角中创设活动情境,收到较好的效果。
到超市购物是每个幼儿都会经历的事情,幼儿十分感兴趣,并希望主动尝试,但是他们往往被家长拒绝参与购物的每个环节。我们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在大班创设“叮当小超市”区角,幼儿识认不同面值的纸币;通过读、认商品的标价来学习购物的方法;通过收银、找零等环节练习加减法;通过理货、采购来练习归类整理;超市还设有“‘8’元商品区”,巧妙地把数字“8”与购物游戏联系了起来,体现地更为生活化,同时也让数字8成为了整个活动的核心。区角还创建了 “自助银行”,通过“取”的过程来学习1-10的分解组成。这样的活动环节来自幼儿已有经验,幼儿可以把经验提炼为数学观念,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又如在小班娃娃家,通过“我家几口人”“我的生日”“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数字的兴趣。如让幼儿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我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认识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运用数物对应、点数对应、声音与数字对应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并理解数字的意义。
创设生活情境,能有效地强化幼儿的感性认识,也能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幼儿感到数学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情境不但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更是提高幼儿情绪和人格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在情境中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势必能促进幼儿更为全面地发展,它是知识巩固的有效载体,让知识的融合和内化成为了可能。这样可以让幼儿从生活中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来源身边资源,操作材料生活化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幼儿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幼儿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生活中的操作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所以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需与生活相关联,并能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奥妙。
例如盥洗室里有排队等候的小脚印标记、活动区域人员控制的标记、摆放玩具的标记、值日生分发碗筷等,这些都是我班幼儿学习一一对应、比较等数学内容的机会;“我是第几组”“我排第几个”等,既有数学中关于“序”的内容,又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通过瓶盖练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通过水、沙来理解量的守恒,通过钟表、电话识认数字。我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玩具材料、桌椅、门窗的形状等;在生活中比较容器的大小、幼儿手脚的大小、个子的高矮等;在生活中整理玩具、图书等。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运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教育因素,让幼儿感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教师要培养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的习惯。总之,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4 走进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教师要善于帮助幼儿用数学思维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要求教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同时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结合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展开活动,使幼儿切实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充满生命活力,幼儿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同心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2.《陶行知教育名著 教师读本》.上海世纪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
4.林 菁.《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五个关键点》《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06期
相关推荐
[关力] 浅谈计算机软件在电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夏宏雷] 浅谈还原卡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有效管理
[胡晓红] 浅谈新时期企业专利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王晓丽] 浅谈转型时期公共图书馆馆员的作用
[邵智愚] 浅谈家庭电子邮件档案管理的意义
[贺璐] 浅谈企业档案鉴定工作
[武泽淼 张馨元] 浅谈民营企业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吕兵] 从女性主义翻译观视角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曹娟 王慧 顿丽] 浅谈设计中的装饰
[魏致南] 浅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及信息化对档案管理
[窦畅 付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李麒麟] 浅谈如何围绕“两个巩固”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
[王平] 浅谈高校历史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范震波] 浅谈高职辅导员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意义
[杨蕊]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