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大治
【摘要】在幼儿或少年阶段,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最核心阶段。因此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基础教育阶段,就是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的重点时间段。针对当前音乐审美教育普遍存在低迷现象的教学现状,本文以分析音乐审美教育的概念为切入点,对当前基础教育中音乐审美教学的现存问题展开了谨慎的推理思考,而后根据现存问题深入研究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强化对策。希望文章中给出的强化路径和具体策略,可为音乐教育教学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音乐审美 审美教育 强化对策
【基金项目】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2017年度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课题名称:肇庆市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强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ZQJYY2017070。2017年度肇庆学院青年项目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及其社会功能,课题编号:201713。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06-02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中,除了最基础的学科文化教育外,一些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和审美的科目,也是基础教育中比较重点和常见的内容。例如音乐教育,就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以培养基础音乐能力和音乐审美为主的教育学科。但从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其明显在教学目标和教师教学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因此本着提升基础音乐审美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本文对音乐审美教育强化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音乐审美以及审美教育的概念解剖
(一)音乐审美概念简述
音乐审美指的是一种审美能力,就是一个人对音乐的美感体会。音乐审美在定义范围上并不是过分严苛,只要学生能够对各种表达形式的音乐都能产生一定的认知,能够明确的辨别各种音乐的类别,或对古典音乐、爵士等某种音乐形式有着高水平的偏好,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着完善的音乐审美。
(二)审美教育概念简述
音乐审美不等同于音乐能力,对于一些天才而言,乐感和音乐才华是天生就具备的。但音乐审美是一种比较博大的判断性财富,它既可以是人们天生对音乐有着质量上的感知能力的代名词,也可以是一种后天培养,依靠不断听音乐、剖析音乐、评价音乐而产生的判断能力。而这种后天培养的过程,我们就称其为审美教育。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社会信息较广,大多数时间学生都很难在信息纵横的状态下对一件事物产生完全正确的认知判断。因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在后天状态下形成基于自身的音乐审美。
二、当前基础教育中音乐审美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审美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不明确
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开展的音乐教育,其具体的课堂教育内容大多都是以传达基础音乐知识为主。校方在编排音乐教育的课程规划时,也很少会以培养音乐审美作为课程编排的主要参考点。而在具体的音乐课堂中,无论是歌唱教学还是乐理教学,教师都以让学生会唱和能懂作为教学核心,不注重学生对不同音乐的体会和评价意见。因此我们很明显就能看出,当前的音乐教育是以传达乐理知识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显然未能占据应有的课堂比重。
(二)审美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不科学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就好比规划了前进的必然方向。因此在开展审美教育前,音乐教师就应该对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且科学的规划。但在基础教育的范围内,多数15周岁以下的学生,他们的家长都比较注重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多数基础院校在规划教学重点时,也都会格外注重编排文化科目。对于审美教育的态度就是有也好无也罢。因此许多音乐教师因为音乐科目本就不受重视,就更加不会认真地策划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即使校方要求教师提交美育大纲,其内容也多数都围绕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乐理知识、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会一首歌等目标。而音乐美育的培养在于让学生累积审美经验,这种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明显不能完成美育教学的目标。因此音乐美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科学就是当下最为严重的现存问题之一。
(三)审美教育课堂中过度重视基础音乐知识
在近年间,国家正逐渐要求各个基础教育领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多数学校在发展文化课的同时,也开始将视线转移到了音乐教育的层面上。但完善的音乐教育结构目前还只能在一线城市中得以规划,多数学校在编排课堂结构时,都还仍然会本末倒置,坚持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待音乐美育教学。当学生在教师的错误指導下重复记忆乐理知识、重复歌唱时,学生对音乐的体会就必然会长期处在茫然的状态下,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形成高质量的音乐审美。
(四)教师的审美教育能力有待提升
音乐审美虽然可以在后天通过教育被培养出来,但是开展有效音乐审美教育的前提,就是音乐教师自身也必须具有高水平的音乐审美,同时也需要具有高质量的教育能力,这样音乐教师才能在教育环境中,有效将自身对音乐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意见,以教授式、渗入式的教育方法传达给学生。但目前在许多小学以及初高中音乐教育环境中,可用的音乐教师资源往往都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教师任教多年,对于音乐的审美体会已经与现代音乐脱节,教授乐理知识和为学生准备的审美培养素材都已经比较落伍,难以为学生提供全面化的音乐审美培养教学服务。同时一些年纪偏大的教师常常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教学经验,不愿意进修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因此我们不难分析,在这些教师手中被培养出的学生,就必然不会拥有良好的音乐审美。
三、音乐审美教育的强化对策研究
(一)确认审美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各个基础性院校必须要真正意识到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要能够清晰地明确音乐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养成型期间的推动性作用。只有当校方高层领导或管理层人员能够重视音乐审美教育时,审美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才能够被真正提上基础教育发展优化的日程中去。因此要强化音乐审美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相关院校要将音乐审美教育设置为音乐教学中的核心板块。
相关推荐
[魏红] 浅谈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途径
[李萍] 试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促进作
[赵翀] 毛泽东的人民观对当前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曾艳红] 井冈山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陈骏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李麒麟] 浅谈如何围绕“两个巩固”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
[刘爽] 加强高校基层团总支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郭小红] 后喻文化时代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方式的转变策略
[芦文利] 民办大学教育
[杨蕊]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周文芳] 新形势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权苑 刘莉] 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南守宇 孙海涛] 浅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思想
[凡萌 王留志]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
[李娟]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