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离婚家庭,这也直接导致了更多单亲家庭的出现,从这些家庭走出的孩子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群体,这一群体在社会和校园里有特殊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本研究将以民办高校为依托,从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出发,尝试探讨对这一群体学生在高校的服务与管理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 单亲家庭学生 服务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77-02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并有加剧之势。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正快速的发生变化,这导致人们生活压力和思想压力过大,人与人的关系和情感出现问题。以往人们以家庭为重要依靠和归宿的传统观念也悄然发生改变,很多人不再受婚姻和家庭的束缚,选择放弃家庭结束婚姻,直接导致单亲家庭的出现,并越来越多。在大学校园里,单亲家庭学生从个别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群体,这一群体也被归为为特殊学生群体。他们具有群体内共性和群体外特殊性,对该群体的教育和管理近年来一直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借民办高校这一平台,以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和管理为切入点,探讨高校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群体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和运用怎样的管理策略。
一、民办高校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分析
1.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又被称为私立大学或私立高校,是相对于公办大学而言的,与公办大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前者不是由政府财政出资办学,而是民间资本办学。由于传统观念、民办高校自身财力和教学软硬件实力等原因的影响,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和被认可度一直较低,尤其是民办高校在高考录取中是绝大多数是末位批次,录取学生的层次较差,导致学校的整体环境较公办院校较差,甚至于走向恶性循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与公办高校就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心理方面和思想方面。
(1)学习表现方面的特点
基础较差,学习兴趣弱,学习能力不强。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数是“走过程型”,能按时上课遵守纪律顺利毕业已经很好了,若要求在学习上用功自学提升很难做到。
(2)校园生活方面的特点
经济条件好,乐于享受,不能吃苦,自我约束力较差。民办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较好,在生活花费上大手笔,很多学生追求的是“高大上”的消费,自己有豪车和名牌化妆品的不在少数,加之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花钱消费更加无拘无束。
(3)学生思想方面的特点
思想觉悟不高,但思想积极活跃,个性张扬鲜明,愿意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在思想上,学生过多关注自我,缺乏利他观念,不太愿意为自己无关的事情劳心伤神。但是他们个性张扬,思想又积极活跃,对学校的各类活动充满兴趣,希望通过各种平台展现自己的魅力,获得别人的关注并给人以好感。
(4)学生心理方面的特点
自信心弱,自卑感强,缺乏自我效能。作为学生,他们在学业上的落后直接导致在校园缺乏信心,经受失败和接受嘲笑,自卑感越发强烈,加之不能准确的判断自己的能力,挫败感增加,逐渐缺失。
2.单亲家庭学生特点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我认为单亲家庭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孩子丢失父亲或母亲关爱的一类家庭。这类家庭本质上是不完整的,孩子只有一方管教。单亲家庭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父母一方死亡导致单亲,另一种是父母离异孩子判给一方导致单亲。这两种情况下的学生特点也稍有不同,第一种情况下的学生心理上表现出恐惧、性情孤僻、不愿与他人相处;第二种情况下的学生心理上表现出怨恨、性格偏激、带有些许攻击性。总的来说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特点可以分两大类。
(1)丢失父爱的学生特点
性格温和,缺乏纪律性,有小脾气。由于学生只和母亲生活,缺少“严父”的管教,在性格上偏向于女性,表现温和,没有父亲的强制与命令,自身缺乏纪律观念,还带有女性特有的小脾气。
(2)丢失母爱的学生特点
性格刚烈,脾气表现为暴躁,不善于表达情感。由于学生只和父亲生活,缺少“慈母”的关爱,在性格上偏向男性,表现为刚烈粗暴,没有母亲的抚慰和关爱,自身缺失细腻情感的表达能力。
3.民办高校单亲家庭学生特点
有人认为民办高校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应该是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和单亲家庭学生特点的综合。我能够理解这种观点,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但是,单单就民办高校单亲家庭学生本身而言,应该还有自身特别之处。通过分析,我认为有这么两个重要特点。
(1)甘愿担当,不惧困难,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大学生进入校园已经成年,当看到自己的家庭是靠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支撑,人本能的担当和责任心就会显现,而不牢靠家庭背景又迫使他们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在不断的磨练中培养了判断意识。
(2)性格内敛,心理敏感,容易焦虑,与人相处困难
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和负担重,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情绪,不愿与他人过多交流,性格上内敛,对于家庭、父母、爱等相关话题较为敏感,学习和做事缺少关注和指导,容易产生无助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当别人与其正常交往时常常不能很好的沟通和相处,逐渐被孤立。
二、针对民办高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服务与管理策略
认识到民办高校单亲家庭学生的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的教育管理策略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前途和成才成人,关系到学校的因材施教、制度完善和创建和谐美好校园。
1.要形成服务优先于教育的理念,教育要融入为学生的服务中
之所以有这样的提法,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些学生的特殊性。当我们用正常的教育思维去开展对他们的教育活动是行不通的,这些学生和普通学生的教育起点不同,终点也不同。这个不难理解,起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不是一般性的,终点不同是因为我们很难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和普通学生一样的看待世界,因为他们的世界本身就已不同。
相关推荐
[赵峰涛] 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及发展趋势
[曾艳红] 井冈山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刘水冰] 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万显伦] 关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孔铮] 图书馆建设在强化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上的模式研究
[刘爽] 加强高校基层团总支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潘英 赵来斌] 论大学生社会公德培养
[刘育玲] 基于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系统学生认知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
[王代伟] 职业学校学生在外实习期间工伤赔偿问题研究
[蒋运韬]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管理
[南守宇 孙海涛] 浅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思想
[梁志娟] 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
[凡萌 王留志]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
[李伟] 试论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关根香] 批评学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