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古文字中的“巫”字本义考究为例,依据其文字初形及有关的古籍文物,引出古文字教学的三种策略。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古文字的考究能力,彰显古代文化的独有魅力。
【关键词】古文字;巫;教学策略
一、“双减”政策:课堂教学的新考验
“双减”政策的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由此,社会和学校都开始更多地关注课堂成效,向学校课程的教学要成果。如何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自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去总结经验,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
二、古文字的价值:独特的本源性
古文字学是一门学科,它是研究古汉字及其相关的资料的。它以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为对象﹐着重研究汉字的起源。古文字学作为古文教学的一部分,虽然是小分支,但它所拥有的汉字本源性,使它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如何教才能更有成效呢?本文将以古文字中的“巫”字释义为例,引入古文字教学的三大策略。
三、古文字的教学策略:借助古籍,穿越时光
(一)结合历史,引发兴趣
远古传说有一种引人遐想的魅力,在古文字的教学中,借助源远流长的历史,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巫”,它本是原始宗教的一种神职。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范围狭窄的原始社会中,原始居民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十分渺小和脆弱,他们相信着一种支配宇宙的力量的存在。他们企图探寻一条通往神灵的路,与天帝进行对话,于是便诞生了巫术活动。当时的专职卜筮人员被称作“巫”,即后来的“巫师”。但是,巫术或者巫师,都不是“巫”字的造字本义。那其本义到底是什么呢?除了遐想历史,我们还需要借助实实在在的古籍材料。
(二)利用材料,批判思考
古文字历经上千年的演变,留存的相关文献材料大多残缺不全,而各类研究分析更是统一。学术界对“巫”字的本义可谓众说纷纭,这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搜集、探究和批判性思考的契机。
目前所能追溯到的最早的“巫”字是甲骨文的“”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兽骨文”等,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更是现存中国的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将甲骨文“”字定为“巫”字的是学者唐兰。他以秦代石刻文中的“巫咸”二字推测出了巫字。由此可知,甲骨文中已经正式记载了“巫”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巫”的字形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变,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那么,“巫”字造字之初的依据和本义是什么?许慎在《说文》中解释“巫”是“以舞降神者也”,这是依据“巫”字的篆体“”来作解,认为“巫”字是一种通神灵的专职的社会角色,即一般所说的巫师。但在《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中,学者马如森则解释:“巫是独体象形字,象女巫求神鬼所用的道具,卜辞义:1.用作女巫;2.用作巫神。” 他理解的“”的本义是巫者道具。哪个才是本义呢?带着疑问,综合相关的古文字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加思考、探寻,这是古文字教学的关键策略。
(三)追溯渊源,挖掘文化
如何进一步考究甲骨文的“”字的本义?还要追本溯源,走进文化背景。巫师是以降神、祈祷、占卜等为职业的人。举行各种庆典和礼仪时,有专职的巫师起舞,以颂词念咒的形式,祈求天地赐福。这类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戴着假面,以假面来粉饰人物或神鬼。他们被认为是能通神鬼的神奇人物。古语有言:“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可以拆解成“”和“”,这就是巫师的道具“规”和“矩”,两者交叉,意为贯通巫师能够天地四方。因此,“巫”字的本义就是指巫师的工具。此外,“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字的本义,还可以多从象形的角度加以考释。在甘肃临洮马家窖彩陶的考古中,学者曾发现一只陶罐上画有一个奇特的人物,并且在人物的身旁刻画着四个精致、规整而清晰的描画符号“”。马家窖彩陶上极少出现具象人物,根据相关推断,这一人物画像就是巫师,而“”这一陶文即指巫师的工具。
佛教的标志“”之形,与甲骨文“”字颇为相似。“”代表着吉祥如意,“”则象征驱逐邪气的神圣力量。研究古文字的文化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在课堂上,经由多种教学策略的灵活、有效运用,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古文字本义的考究能力,使之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独有魅力。这才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减负。
参考文献:
[1] [汉]许慎.说文解字1版[M].中华书局,1963.
[2] 王志安,段小强.马家窖文化研究文集[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 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M].上海大学出版,2008.113.
[4]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0.
相关推荐
[宋晓娟] “留学经济”视角下高校国际通识课程开发的背景、问题
[李璐] 新形势背景下加强少儿图书馆建设的策略研究
[李琦] 新形势背景下对图书馆读者的服务创新探究
[雷震 杨巍] 终身体育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进研究
[马志毅] 扩大教育开放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前景探析
[高明 尤泽夫]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王丽岩] 信息化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冯东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杨玲]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苏斌] 信息化背景下强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李岱]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
[张美玉] 信息化背景下民生档案管理新方式
[李志杰]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模式与服务的若干探讨
[李萍]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方法
[张金秀]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档案管理的创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