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王海波 | 字数:2153 | 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是典型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及其衍生设备会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渗透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捷性,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成为各个阶段学科教学创新探索的重要路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社会属性,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教育领域各阶段教学活动开展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设置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意识以及各项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设置,如何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俨然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学科开展的重要目标。本文以创新为切入点展开探索。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创新;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与学生成长全面性之间产生了密切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组成部分,,其课堂建学的深化创新改革,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字化进程,更能够有充分的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用充分地尊重学生成长的认知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应用,将信息基础教材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开发学生创新视野,引导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身思维模式较为形象的成长阶段,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精准恰当的学习情境创设,对于学生学习进程的推进而言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因素。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够引导学生在整个情境中表现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态度。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传统理念认知下的“副科”,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这一学科的学习,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上并没有分配更多的注意力。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对于学习技术理论知识的探索欲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创设出丰富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铺垫基础。譬如在学习“少儿编程”的相关内容时,本身编程是一种非常高大上的科技创新手段,为了充分的点燃学生对于编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为学生展示由编程创设出的各种鲜活有趣的小游戏,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鲜活编程游戏情境的辅助下,学生对于编程知识的学习更加的蠢蠢欲动,为接下来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铺垫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练习,提高知识应用

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地练习与实践是学生夯实认知基础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本身思维特征所限,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只有经过不断地练习与实践,才能够进一步地夯实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掌握与理解。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练习,不断地督促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练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现阶段很多小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技能掌握较差,究其根本就是没有过多的练习和实践应用的机会。基于此,加强练习对于提高学生信息基础知识掌握与应用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比如在学习“熙熙攘攘---插入表格及网上浏览”这一课时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于表格插入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留出专门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当堂练习,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更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练习之前布置出各种各样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表格插入来完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实现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练习,更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达成学习目标

团结合作作为21世纪社会进步与发展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人才选拔标准之一,在教育领域各个阶段教学活动开展中的渗透与应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想意识启发的黄金时期,在课堂学习中创设出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能够使整个课堂学习探索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学科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形式的应用频率是非常高的。教师不仅能够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推动整个课堂的顺利实施,更能够将课堂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同纬度思维的碰撞下,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形成更加个性化的观点。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出需要合作完成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圣诞快乐--添加文字”这一课时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于西方圣诞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小组分配,然后要求各个小组从圣诞文化的历史、传承以及现代化视角切入,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并根据自己小组任务的时代添加相应的文字。小组合作中学生对于学习目标完成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结语

人工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科技及其衍生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进程中发挥出了更加关键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信息科技教学的开展,不仅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立学生成长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链接点。

参考文献:

[1]徐慧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J].家长,2022(08):108-110.

[2]张秀梅.创新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2(01):51-53.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