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相对落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问题更为明显。本文首先对有关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接着就加强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义加以说明,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探索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的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最后明确,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导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公平正义的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档案管理;养老保险;现代化管理;科技投入
随着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数量逐步增多,对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要求也日趋增多,如何管理养老保险档案成为其社保制度完善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也不断发展,单靠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最终实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1 有关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
1.1 档案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首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量大,且针对大多是农民收集与整理很困难。受当地条件限制,民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农村居民汉语言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会书写汉字。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档案的录入、整理、归档等一系列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城乡民居较为分散,不利于养老保险档案的集中与统一管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为民生档案,由县、乡、村各存一份保管,管理难度较大。
1.2 资金与人员严重不足
民族地区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资金难以到位,管理档案的专职人员配备更是严重不足,在乡镇、农村中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档案。如笔者所在的在盐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面积达8398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247个行政村。目前所有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4.6万人,其档案数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县级仅有11名工作人员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这11人也并非是完全做档案管理工作的,在下辖的全部乡镇、农村中,没有一个档案管理的专职人员。
1.3 档案管理体制的严重不均衡
深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城镇居民为核心,与之相应的城镇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也较为完善,然而,农村的养老保险档案制度则明显滞后。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加强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义
2.1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和谐发展
加强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有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党的十七大指出,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
加强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有利于民族经济繁荣、民族团结。
2.2 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进步
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水平,也是当地民生的一个重大方面。
通过对民族地区养老保险档案工作量化的测试和标准的评定,使其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列入社保项管理、档案工作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等方面受到全面检验,规范考核,将会带动民族地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3 实现养老保险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三个方面
3.1 加大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投入
加大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科技与资金的投入,既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又要科学管理,实现档案业务的管理现代化,还要优化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档案管理走向规范、完善。
3.1.1加强从业人员的学习与培训
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来入手,让档案工作人员定期接受相关的学习与培训。通过定期的学习与培训,来使档案管理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档案专业知识,提升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专业技能的观摩与交流。走出去,就是组织各县社保档案员到典型示范单位取经,通过现场观摩提高其感性认识;请进来,就是邀请先进市、县档案局的专业人员,针对社保业务档案的具体情况,手把手地从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各个环节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从而提升养老保险档案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
3.1.2科学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面对数量巨大的养老保险档案与相对不足的从业人员数量,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的出路在于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对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纸质业务资料进行科学化分类、标准化存储、规范化装订,同时积极做好档案资料由传统的手工化操作向电子化操作转变,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3.1.3优化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较为简陋,较为落后,相关的资金技术支持也更不上。而随着养老保险档案的日益密集的使用与管理,加大资金投入与科技支持则显得尤为必要,优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规格配置密集架、除湿机等档案管理必需设施。统一档案室标准。档案室是社保业务档案的“家”,统一档案室的标准至关重要。为此,建立具有防火、防光、防尘、防盗、防潮、防高温、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多种功能的档案室,基本实现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办公三分开,并配置与档案数量相适应的档案柜和档案密集柜、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计算机等专用设备。
在优化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使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可采用统一的标准档案盒,确保档案管理的有序性与安全性。
3.2 重在档案管理机制的建设
3.2.1强化参保档案资料审核制度
强化参保档案资料审核制度,确保电子信息录入准确完整。要求所有参保人填报的纸质档案资料条目与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电子信息系统条目相吻合,确保城居保电子信息系统数据录入不缺项。经办人员严审核,细录入,做到合格一批录入一批,录入一批管理一批,对资料残缺不全的,严格进行补缺补差,确保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2.2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机制
从规章制度到人员,再从设备到档案,逐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机制。从制度上明确档案管理岗位职责,配备专人负责,配置专业设备参与操作。档案从整理到装订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既有利于减小工作量,也有利于加快工作进度。
3.3 考虑民族地区城乡实际
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城乡民居较为分散,不利于养老保险档案的集中管理与统一分类,结合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当地这一实际特点,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逐步推进,逐步扩大,并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秩序的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体系。
民族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数量大,然而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也存在着差距。基于此,民族地区在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上,要化繁为简,统一流程,业务档案主要采取分级管理、便于查询、集中保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底可查。注重做好参保人员业务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从流程上加大对养老保险档案的核对,尽量减少出错率。通过健全网络,集中管理,强化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使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水平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尝试[J]劳动保障世界2013年第9期
2.林毓铭;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J]调研世界;2003年10期
3.桂世勋;中国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索及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李晓云;杨龙波;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3期
5.范欣;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
相关推荐
[丁贵萍] 探索快乐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童世华] 关于如何做好我国科普图书的思考与探索
[毕世兵]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与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探索
[周友富] 多能源互补微网对高原无电地区的应用研究
[陈天霄] 永和大桥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
[刘树香] 深化医疗体系改革路径探索
[凤浩] 谈谈民族唱法技巧
[周敏]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处理
[王兴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探索与实
[王春霞] 湿陷性黄土地区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之己见
[杨琪] 广西少数民族合唱音乐的探索与研究
[楚梦] 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方向探索
[冯静文等] 浅析重庆地区新闻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差距与改进
[梁宸] 关于多媒体时代视觉语言传播方式的探索
[徐美玲] 弘扬民族精神语境下青少年武术运动的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