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凤浩 | 字数:2373 | 阅读:

摘 要:民族唱法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因此,在群众中已有深深扎根,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本文就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进行肤浅的分析。

关键词:民族唱法;技巧

1 民族唱法气息的运用

1.民族唱法气息种类。揉气法:用腹肌的力量,将气向腰部送去。此种方法适合演唱表达细腻感情的歌曲送气法。此种方法要求送气时气流要快。适合演唱热情、奔放、号召性强的歌曲;提气法:此种方法要求腹肌快收缩,从而产生强气压。适合演唱高亢和激烈情绪的歌曲;沉气法:此种方法要求腹肌放松,气息有下沉的感觉。适合用于低声区;弹气法:此种方法是利用气息的爆发力,演唱欢快有力,富有跳跃情绪的歌曲;顿气法:此种方法要求腰部要有弹动的感觉,达到装饰和强调语气的作用;停气法:气流在歌曲进行中突然停顿,再继续流动。适合演唱音断意不断的乐句,或者由于曲调在进行中中断,情绪转换时运用;收气法:收气时用字尾归韵,减弱音量,气息压力要减低。适合演唱思念性的和逐渐远去的意境。另外,还有擎气、截气、跳气、嘘气、抽气、泣气等。

2.民族唱法用气原则。(1)讲究气口气口是中国民族唱法中用来说明吸气点和吸气方式的术语。中国民族声乐的曲调结构复杂,有时一字数音,一腔数板,必须在正常的气口外,补充一些气口。如有时为了美化唱腔,常在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长音之后加进临时气口;或者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临时的感情气口等等。使用气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气的方法外,还需采用偷气(不让人察觉的吸气)、抢气(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吸气)、快吸气、慢吸气、浅吸气和深吸气等。(2)气息的支持中国民族唱法在声带使用上张力较强,共鸣比较集中,采用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呼吸对抗力量的集中点(支撑点)在脐上至腰间,这样便于贮存气息,控制呼气,以灵活地支持发声。(3)气息的控制在呼气发音时,气流外围的肌肉(吸气肌肉群)始终做与气流相反方向的下沉运动,以此形成与呼气动作明显对抗的力量,起到节制呼气,保护声带,发挥充分共鸣和变化音色的作用。(4)气息的灵活运用除经常使用的基本呼气方法之外,还要做和灵活变化的呼气训练,以便在声带和共鸣的配合下,完成各种不同的润腔发声。如润腔中的“嗽音”是一股较粗散的气流,刹那间冲破声门的阻力弹发出来;“顿音”是呼气在支点处做半顿半连的弹性的对抗运动形成的;其他如:“截音”、“颤音”、“沉音”等的呼气使用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2 民族唱法共鸣腔的运用

民族唱法共鸣情的运用是:以鼻腔(头腔)共鸣为主,辅以喉、咽、口腔,加上适当的胸腔。形成一个上至头腔、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的共鸣通道,以求达到最佳的整体共鸣效果。相对来说,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运用,在共鸣效果上,与美声唱法的宽、洪、粗、大有所不同。在共鸣腔管的使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喉咙打开适度,放松下巴。这样获得的共鸣集中在头腔(鼻腔)。使声音通畅甜美,便于咬字行腔。

民族唱法对于鼻腔的强调,主要基于语言便于清晰表达。因为鼻腔和口腔离得较近,口腔是咬字吐字的主要器官。口腔所发出的字音虽有原始的口腔共鸣,但远远达不到歌唱艺术的嗓音要求。当口腔的字迅速进入鼻腔被加工后,口腔共鸣不足的情况得到弥补,口腔中字音的清晰度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还因此变得圆润。由于鼻腔共鸣比较集中,又使得字和声得到统一,歌声变得圆润和明亮。

歌曲以清新的风格,表现了南泥湾这块革命根据地一派自力更生的新气象。亲切的述说,由衷地赞颂,由于一股清泉注入心田。要求嗓音清脆、甜美。

演唱时,如果以鼻腔共鸣为主,口腔中的字音可以立刻被加工,得到美化。字音得到统一。不仅歌词咬吐清晰,而且歌声明亮、圆润。这样的声音比较符合歌曲那种清新的风格。如果共鸣是一种整体共鸣,势必要把共鸣腔均匀地调成宽、粗、大。咬字器官为了要服从这种共鸣状态,其灵活性就要受到限制。这种共鸣状态的发声宏亮丰满,比较有威力,但字音的清晰度欠佳。可以想象,若用这样的声音表现《南泥湾》那种清新的风格,显然不合适。

民族唱法强调鼻腔共鸣,为的是语言更清楚的表达,字音更完美的统一。如果共鸣不集中,就会影响到字音吐出后的清晰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好象嘴里含着一个饺子”,这种声音听起来既不顺耳又不亲切。然而,强调鼻腔共鸣是不是就等于强调鼻音呢?鼻腔共鸣是:音波随部分气流通过鼻腔产生共鸣后,随即被推射到体外。而鼻音现象是:由于软腭下降,隔断了口鼻之间的通道,音波被全部堵塞在鼻中,推射不出来。两者在客观听觉上和主观感觉上是完全能区别出来的。从客观听觉上比较,前者明亮、流畅,,后者闷暗、堵塞。从主观感觉上相比,前者贯通自如,后者憋气、淤阻。这就是鼻腔共鸣和鼻音的根本区别。如何来获得鼻腔共鸣呢?首先,鼻腔在吸气时就应充分打开,一是为了扩大进气通道,二是为了字音进入鼻腔做好准备。前面三章中我们曾提到三种吸气状态,其中“闻花式吸气”和“惊讶式吸气”对体会鼻腔充分打开有帮助。吸气后并保持吸气状态,也就是保持鼻腔打开的状态。当字音进入打开的鼻腔后,切勿停留在鼻腔内不动,而应继续用气将字音经过鼻前和眉心、最后推出体外。这个过程的关键就在于字音能否准确无误地进入鼻腔。而进入鼻腔的关键又在于吸气时鼻腔能否及时打开。为了保证字音能及时进入鼻腔,字音的力量要适中,太重容易阻断气流,引起口腔紧张,影响和鼻腔的协调;太轻则难以进入鼻腔。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