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黄立 | 字数:2852 | 阅读:

摘 要:当前国外关于利他主义的自然基础的文献比较丰富,这些文献试图从生物学、心理学等视角对利他行为进行说明。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包括从遗传学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生理学等方面对利他行为的解释,寻求利他主义的自然基础。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哲学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研究。

关键词:利他主义;自然基础;利他行为

在遗传生物学领域,1975年威尔逊(E.O. Wilson)提出,基因是利他行为的自然基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复制和保存其自身的基因。以色列西伯大学爱伯斯教授带领其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研究,从遗传学角度发现了与人类“利他主义”行为相关的基因,并在《分子神经杂志》电子版公布其研究成果,其基因变异发生在11号染色体上。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著名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指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是生存竞争和利他行为以及其他生物界各种事物发生发展的源头。

在进化生物学领域,研究者一般在个体选择范式内通过亲缘选择或群体选择两种方式解释利他主义。这两种方式都是强调群体通过利他机制来促进物种的繁衍。群体选择方式认为具有利他主义的群体具有竞争优势,群体会通过保护利他个体来有效提升整个群体在自然竞争中的竞争力。亲缘选择强调个体通过自我牺牲保存群体具有竞争力的基因,从而实现种群在自然选择中延续。总之,进化生物学把利他主义解释为物种出于种群延续的目的而做出理性选择。

生理学领域关于意识的神经相关性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受脑活动控制,而脑活动不是某个部分单独活动或者全脑同一性活动,它是以多个不同但相关部分产生相关性同步活动,多部分共同活动相互作用形成脑活动。遵循这个规律,个体考虑自我福利与考虑他人福利是同时关联起来的,每一瞬间“自我”的意识只占据脑活动中的一部分,,它与同一脑活动中“对他”意识相互作用导致个体行为。同时意识的来源于神经生物学上的、物质的大脑活动,不能简单的看它单纯的主观性,更应该承认其客观性。非常重要的是,意识是具有自发性的,人类的意识活动不是单纯受外界刺激作用的被动结果。人类利他主义是人类很多个体利他行动形成的,它受个体意识的影响,因此生物学的成就能成为哲学上利他主义研究可用的科学基础。

在实证心理学领域,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对利他主义的解释基本都是将之还原为自利,将利他行为解释为心理利己主义的产物,比如利他是个体为了获得好的心理感受或者为了缓解心理上的罪感和内疚,或者为了获得赞扬,又或者为了成为一个好人。到了上世界70年中期,心理学家开始相信利他的真实存在,形成心理利他主义的主张:一个个体A按照心理利他主义的方式行动,当且仅当A的行动意图是要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来促进他人的利益。[1]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把利他主义解释为个体行动的一种理性要求,利他主义不是出于自利、仁慈和同情等情感和欲望,而是“为他人利益着想的行动意愿”。[4]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试图解释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

此外,国外研究者还从社会文化、经济学等方面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比如从宗教、家庭背景、财富、家庭地位、出生次序、社群的封闭程度等方面研究这些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影响。(Monroe,1996)这些从个体之外的社会环境方面来研究利他行为为我们研究自然利他主义作用的限度提供了素材。

国内关于利他主义自然基础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梳理和分析。第二类是对国外经典研究成果的批判性考察;第三类是关于基于自然基础的利他主义的限度的研究。

刘鹤玲在《利他与合作: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策略和进化路径》中通过亲缘利他与社会性昆虫的进化、互惠利他与合作的进化以及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的考察,指出与生存竞争一样,利他与合作同样是生物有机体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和进化路径,利他与合作的进化是对竞争进化的补充,也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新发展。在《亲缘选择理论:生物有机体的亲缘利他行为及其基因机制》在分析汉密尔顿亲缘选择理论基础上,考察膜翅目昆虫的“超个体”功能和亲缘识别问题,由此揭示生物有机体亲缘利他行为的奥秘及其进化的基因机制。

李增福,王志涛在《利他主义的行为边界》中,尝试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利他主义行为存在的界限。虽然很多文献中有所提及,但却非常含混,夹杂在对其他问题的论述之中,没有能够给出精确而又条理的答案。给人们留下的问题是:如果利他主义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行为,那么它为什么没有能够代替利己主义;反过来说利己主义为什么没有能够取代利他主义呢;还是二者以协调的方式存在呢?这给我们留下很多探讨的空间。

自达尔文以来,怎么解释生物界的利他行为的产生及其保存下来一直是生物学的一个难题,在20世纪70年代E.O.威尔逊曾称这个难题为社会生物学的中心理论问题。如今,索伯和威尔逊认为这个难题已经解决。这种解决不不是新的理论推翻了原来的理论,而是他们的系统结合。普遍认为利他行为确实是生物界经历自然选择的产物,但自然选择可以作用于基因、个体和群体等不同的水平。不同水平的选择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组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力量。群体选择理论、亲缘选择理论和互惠利他理论分别从不同侧面深化了我们对利他问题的认识。尽管利他主义理论主要是在解释生物界的利他行为,但人类的利他行为不同程度的都有群体选择理论、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理论的渗入。同时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这些理论远远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利他行为。人是文化性动物,我们在思考人类利他行为进化时,在肯定其生物属性之余,同时必须去探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深远影响,乃至是重塑。

米满月在《基因与利他行为——道德的生物学解释》中说,道德不是神秘的,它是进化的产物。客观地理解道德,社会生物学认为道德规范必须要符合人的天性,科学的道德规范需要也必须符合人的生物特性,只有这样,才尊重了人的根本价值,这样的规范也才能得到更好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E.O. Wilson.The War between the Words: Biological versus Social Evolution and Some Related Issues: Section .

[2] 袁建新,意识的神经相关性、自发性与人类利他主义的客观基础.

[3] 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8

[4] Thomas Nagel.The Possibility of Altruism[M].Princeton,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相关内容的中译文献参见T.内格尔.利他主义:直觉的问题[J].世界哲学,2005(3):68-74.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