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张帆 | 字数:3861 | 阅读:

摘 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等五方面分别明显高于非高校贫困生。这些状况在严重影响高校贫困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影响了高校的稳定发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治理和解决高校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理念。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研究、探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指导,从物质上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让贫困大学生在精神上、心理上彻底摆脱贫困,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顺利的走向社会。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里疏导;高校高校贫困生

本论文为“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项目名称为“高校思政教育视域下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研究”,课题编号为:20140346

1 “人文关怀”与“心里疏导”内涵

1.1 “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汉语中,“人文”原始意义与“天文”相对应,“人文”表示人类的文明或者文化。“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周易》中,《周易.贲辞》中说:“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它蕴含着秩序、人世间条理和规范等意思。在西方,“人文”包含着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保障人权等含义。现代社会中,“人文”通常指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或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就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人自身的高度关注,尊重人的需求、肯定人的价值,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寻求人性的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一种价值取向。人文关怀与其它关怀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文关怀突出“人文”特性,它除了对人生存状态、价值、主体性等方面的现实关怀之外,更加注重对人的精神的关注与呵护,对生命的敬畏和珍重,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尊重与引导。

1.2 “心理疏导”的内涵

心理疏导源于心理学概念。狭义的心理疏导是指建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专家,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理论缓解或消除求治者的心理问题,促使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所提出的心理疏导则是广义的概念,即心理、观念或思想方法层面上的疏通和引导。具体来说,,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解释、说明、教育、支持、帮助,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受众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降低、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培育健康心理状态的目的。疏导不同于教导和指导,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审视、对对象的尊重和对现实的关切,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不难看出,人文关怀统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内涵丰富,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具有很强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意义,应予充分重视。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指导,从物质上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让贫困大学生在精神上、心理上彻底摆脱贫困,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顺利的走向社会。

2 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高校贫困生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缓解。贫困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困惑甚至少部分贫困学生存在心理病态,形成了“双重贫困”。而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影响他们健康地成长。

2.1 在人际交往层面高校贫困生封闭、自卑现象严重

在人际交往方面,贫困大学生明显表示出自我封闭、自卑现象,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担心自己拮据与寒酸的外表让同学看不起,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2.2 在经济层面高校贫困生需要面对生活巨大压力

高校贫困生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对生活、对未来没有目标,从而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境状态,且又缺乏调节情绪的能力,故造成部分高校贫困生抑郁孤僻的心理。

2.3 在心里层面高校贫困生容易产生情感、认知障碍

高校高校贫困生面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严重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一些高校贫困生急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自卑。希望自己处处比别人优秀,但现实情况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小所处的教育环境造成了他们进入大学时综合能力素质上的差距。这种矛盾致使他们的情感、认知心理出现障碍。常常为自己家庭贫穷,甚至“父母无能”而苦恼万分。还有的思想偏激,以高校贫困生为耻,愤世嫉俗,对社会和学校怀有敌意。

3 人文关怀与心里疏导相结合做好高校高校贫困生心里健康教育,提升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心理障碍,侧重于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而人文关怀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应了高校贫困生这一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思想状况及心理因素的特殊要求,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以人文关怀为指导,营造以艰苦朴素为荣的校园环境,同时建立健全高校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体系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经济贫困,因此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对其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消除其后顾之忧,但考虑到高校贫困生接受资助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及错误的思想。为此,学生工作者必须应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理念,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营造以艰苦朴素为荣的校园环境的同时,规范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根据高校贫困生的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学杂费减免、学校定期补助、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高校贫困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困难。

3.2 通过心理疏导有效帮助高校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贫困学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应让贫困大学生懂得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变的,不要因为当下贫困而丧失了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信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在艰苦环境的磨炼中培养起来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情操,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大学生。

3.3 合理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多种形势的心理教育,解除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提升高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人文关怀为指导,通过高校贫困生乐于接受的形势加强沟通与交流,解除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加强对高校贫困生辅导的同时,开展朋辈辅导,在学生中选拔有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亲和力强,自立自强的优秀高校贫困生,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以其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帮助其他高校贫困生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

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正确引导高校贫困生成长成才。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因追求上的失落、奋斗过程中的挫折、情感受伤害、学习压力大等困扰而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在平常的疏导工作中,开展自信心教育,教会学生排解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帮助高校贫困生正视贫困,面对现实,自信、自立、自强,把贫困导致的压力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开展耐挫折训练。学校要注意加强班级、宿舍、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唤醒贫困学生的主体意识, 不断地激发其发展欲望和追求理想的自觉性,让他们感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诚挚感情,从而消除高校贫困生因经济困难可能带来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及贫困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自然会造成高校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何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解除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合理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多种形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达成疏导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芷英.浅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

[2]马德秀;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1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