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亲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参与度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现今父亲对幼儿早教重视程度虽有所提升,但在参与早教过程中的教育观念、方法、内容、能力以及环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进行家庭早期教育的质量和积极性。在对父亲角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父亲、家庭和社会角度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促进父亲参与家庭早期教育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庭早期教育 父亲 教育参与
【中图分类号】G61;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28-02
幼儿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所以幼儿时期也是奠定人生健全发展的时期,故需有适当的环境与优良的养育,以促使民族的新生。[1]然而,父亲在对幼儿进行教养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婴幼儿奠定良好的人生健全发展的基础,甚至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发挥父亲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庭早教参与度。
一、父亲在幼儿家庭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幼儿的心理、性格以及性别角色的发展上,父亲既能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形成活泼阳光、勇于面对困难的个性,并学习到父亲身上坚韧顽强、理性沉稳等品质,在未来以父亲为榜样或者作为择偶的标准。在道德培养上,父亲的在位更容易减少孩子的反社会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在智力以及社交发展中,父亲在与孩子亲密互动中更能促进孩子的理性思维发展,提高其智力水平;同时与父亲长期相处的婴幼儿更愿意与同伴玩耍,社交能力更强。
二、父亲在幼儿家庭早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父亲持有的教育观念
如今,仍有许多父亲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一方面,认为婴幼儿年纪小,各方面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无需对其进行早期教育。另一方面,过于夸大早期教育尤其是关键期的重要性,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及发展动态,甚至达到草木皆兵的状态,以确保避免错失婴幼儿各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期。研究表明,关键期并不完全受生物钟的统治,关键期也不只是意味着成熟结束灵活的学习周期。[2]这说明不能照搬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时间,,不同幼儿关键期有所差异,也没有哪一段时间是接受某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需理性对待婴幼儿的关键期,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适时培养,这也避免造成其内心紧张,影响身心正常发展。不过部分父亲还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婴幼儿的智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逼迫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特长班,以期比其他孩子获得更早的智力教育指导。这极易造成婴幼儿在之后的成长中丧失对学习的乐趣,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二)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
父亲教育幼儿时多采用效果显著且耗时短的教育方式,缺乏多种方法相结合。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父亲在对婴幼儿的教育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为迅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采用效果明显且花费时间短的教育方式,忽略需要长期使用且效果不显著的方法。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家长最常采用的方法依次为表扬奖励(72.3%)、讲道理(68.7%)、榜样示范(44.6%)、批评惩罚(30.3%)、反复练习法(13.4%),而陶冶法、自然后果法这些具有“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在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来教育幼儿的特点的方式则被采用得最少。[3]从学者的调查中看出,可运用的幼儿教育方式如此丰富,但现实中能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父亲仍占少数。
(三)父亲选择的教育内容
父亲轻视对幼儿进行德育培养,采取不科学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应具备的健全人格须包含: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4]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使其逐渐建立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意志品质,对以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些父亲对于婴幼儿是否实施道德教育依旧持消极的观念。
一方面,重智轻德是目前家庭早期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受社会应试教育和激烈竞争环境的影响,使得父亲往往逼迫幼儿参加各种兴趣特长班,即使清楚这容易导致幼儿品德低下,但因为攀比心理作祟,最终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了。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采用不科学的家庭德育内容。部分父亲在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中要求其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以牙还牙”,最终使幼儿形成冲动、自私自利的个性,给社会的稳定秩序带来一定的隐患。
(四)父亲具备的教育能力
父亲自身缺乏全面科学的早教知识和合理的衡量标准。首先,父亲缺乏全面科学的早教知识。具备系统、全面、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能灵活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到游刃有余,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据调查显示,对于是否送孩子去专业早教机构进行教育,选择从来没有、偶尔体验过和较长时间上过课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6.47%、37.18%和16.35%。[5]这体现出目前家长因缺乏早教知识的储备量而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进行专门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其次,衡量孩子的标准缺乏合理性。家长从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88.14%)、运动能力(71.15%)、事物种类及数量分辨(65.71%)、与同龄婴幼儿比较(56.73%)及其他维度(10.26%)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5]可以推测,父亲在评價婴幼儿时只以某一项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孩子发展水平的标准,并未结合多角度去认识孩子的能力,不利于对婴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五)父亲所处的教育环境
1.家庭环境中祖父母参与早期教育产生隔代亲问题,家庭精神氛围紧张
在我国,因父母忙于工作而无充裕时间照顾孩子,使得隔代抚养极为普遍。然而,隔代教养对于父亲参与家庭的早期教育容易产生一些弊端。
相关推荐
[邵智愚] 浅谈家庭电子邮件档案管理的意义
[李爽] 浅谈幼儿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生活化
[敖丽梅] 关于幼儿数学教学的探讨
[白海莲] 浅析《童蒙须知·勉学篇》中的古代家庭教育观念
[吴德玲] 区角游戏活动在幼儿主动学习中的作用
[张杰梅] 在交谈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张文颖] 运用讨论促进幼儿数学教学质量提高
[焦秀杰] 适应幼儿特点 开展环境教育
[刘伟伟] 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曹渊] 谈如何开展好幼儿英语教学
[刘艳] 建立科学教育观使幼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郭孟琪] 绘本阅读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影响
[陈瑞芳] 基于就业导向视域下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思考
[肖瑶] 从“安吉自主游戏”看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郭婷炜] 浅谈以节气为素材的大班幼儿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