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力提倡德育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修养,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和提高学习的热情,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48-02
在现代社会中我国大力提倡以德治国,为哪般?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每个居民的修养提高了,社会才能够安定。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十年改革的最大失误是教育,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思想教育。”物理大纲也明确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物理学科中所蕴藏的大量德育因素,对于促使他们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中专物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责任,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能力之外,还应该通过物理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在物理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学校作为专们的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是一般人却认为德育教育是政治教师的事, 其实不然,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而言的;其次是要求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每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下面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原则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养成学生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德育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德育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加品,智育与德育是课堂教学不可缺的、相辅相成的部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1.德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性
物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科,在大力强调学生智育的今天,德育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很重要一方面的根源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理想而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物理德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如激發学生对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促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科技、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总之,我们的德育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理智、科学的伦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六方面。
物理课堂教学要明确整个教材的德育目标,明确单元的德育目标,明确每一节课的德育目标,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2.物理课本中德育素材的多样性
在材料生动具体的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有目的地、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鲜明的观点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⑴比如物理学的发展史。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介绍物理学家的生平、成就、轶事,启迪学生的心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牛顿三大定律的发明,居里夫人找到放射性物质钋、镭等例子,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而坚持不懈和刻苦奋斗的精神。 ⑵比如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理解一定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对学生日常生活与现实道德水平进行理解与指导。如移动电话普及率逐年提高,手机的外观越来越时尚,功能也越来越强,殊不知,在打电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电磁波的辐射,电磁污染可导致人体白血球总数的上升;讲授核能时,介绍核辐射造成环境污染,提出既要合理利用核能,又要加强防护等。在教学过程中,介绍物理污染对人类危害,补充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事物的两面性,先进科技的应用既会给社会生活带来正效应的同时,又会产生负效应。物理教师只有使学生了解丰富的现实生活,才能获得真实和可靠的理解,实现知识和道德的同化。回归生活是德育的归属,是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3.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塑造良好的讲台形象,教师的讲台形象应该充分显示自己的德、识、才、学,表现出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学识。教师的讲台形象,应该是朴素大方、庄重文雅的仪表,舒展自如、文明高雅自然的教态,一丝不苟、严谨扎实的教风,生动活泼、因材施教的方法,准确精炼、富有感情的语言,条理清晰、工整优美的板书,深入浅出、熟练精确的讲授等等。这些都是塑造教师良好的讲台形象的要素。教师良好的深层次的讲台形象,则是通过教师表层的讲台形象及其课外的思想行为所体现的教师个人尊严、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人格力量,即是说,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四射,教师一旦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人格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师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如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教师自己就应提前到教室,绝对不能迟到。不随意丢弃粉笔,随手关灯,不在学生面前大吼大叫等等,做到言传身教。其次,在课堂上,学会倾听、清楚地表达,培养良好的坐、立、走等习惯。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推荐
[窦畅 付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杨蕊]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穆伟] 中国古代刑法视域下的德育思想
[耿涛] 体育教学创新中的德育教育
[季立军]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探
[周金莲] 浅析中国古代三种人性学说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
[曾广平] 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策略实施的价值
[夏长明] 高中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明佳] 高中物理教学与复习策略
[李娜] 整合现代礼仪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学的思考
[周利超 刘亚萍]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分析及对策
[张友建]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初探
[梁燕芳] 从幼儿心理学视角创新幼儿德育教育
[钟春玲] 基于“合力”原理的农村学校德育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胡嘉欣] 浅析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