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教育事倍功半之情况可谓司空见惯,探究其关键所在,学生的“听话”能力是主要原因。“听话”就是吸收与理解接受的过程,是实践与实现教育目标与人生价值的前提。而“听话”训练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社会繁荣,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关键词: 听话;听话者;传播;大教育;民族复兴
提起现在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头疼,家长无奈。回忆起过去的孩子似乎是那么单纯,对那时候孩子的教育又是那么简单而有效。“我们可比现在的孩子省心多了”等等也似乎在表明现在孩子们问题之复杂,教育之艰难。有鉴于此,笔者就学生教育的社会化体系做一番思索与探讨。
以母语为载体,切实改变学生教育的尴尬、难为状态。大语文观念现在已经为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所接受,但是把观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者却是凤毛麟角。究其根源,一方面和现行的教育体制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体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广大教师的教学模式息息相关。执教二十多年的实践使我深切意识到心动与行动的巨大差距,试图从自身做起真正实践大语文观,以大教育之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让学生从母语教育教学中感悟传统文化精神,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全民办教育,办全民满意的大教育是历史之必然,社会之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便是让学生“听话”。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听话”的概念
所谓“听话”,包括两个基本概念,一是“话”,它是现实生活中的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既包括人物生活会话,广播电视等立体媒体的语音,也包括教科书(不仅仅是语文等各类教材),各类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的文字。同时还包括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事件(要明白,这些东西进入我们视野以后是通过思维而语言化的),所有这些话有时候是形象具体可感的,有时候也是抽象而诘屈聱牙的。但是,话即是如此,需要我们研讨并传授给学生。二是“听”,它是听话者主体把现实生活中的“话”内化为听话者自己思维符号的过程,是把语文大生活内化为抽象语言的过程。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听话’的组成要件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听”的能力培养和训练。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听”这一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发现规律,寻求最佳“听话”途径,实现“听话”的优化与高效。
“听话”的三要素是实现“听话”最优化的基本要件。分别是听话者,“话”和“传话器”。对三要素的分析认知程度决定着“听话”。
这三要素的内涵和现实功用是怎样的呢?
听话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是学生,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如何呢?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接受美学,传媒理论等等不一而足,各类专家研讨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大讲特讲,似乎是在说明我们非常了解学生,似乎更在说明我们要因材说话,能够让孩子们有效“听话”了。但是,教育现状如何呢?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了解学生甚至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意愿,以自己的凭空想象去认知学生。另一部分对学生有所了解,可以说是下过一番功夫,这些人很多是从教十几年以上而且热爱教育事业的始终坚持在教育一线的骨干中坚。
这些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梳理一下不难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三个认知群体类型,一是学者型,他们高高在上‘知’而论道;二是行政型,他们大权在握却了解学生甚少;三是实干型,他们是一线教师,知而无奈。于是现行教育实践便陷入一个知而无为,无知胡为的尴尬境地。
如何认知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笔者不想赘述,认知之后的尊重才是最为科学有效的实践。即是说,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客观规律,并以此为依据,采取切实有效的“传话器”将“好话”(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传送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话”就是我们提供给学生的现实生活,即大教育的生活。我们习惯的说法是:这些“话”是成人社会赠予我们后代的宝贵财富。但实际上这些话难听啊。语文等各类教材尚属优等,其他的如何呢?广播电视等影视传媒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制约尚可入流(但是个别栏目、节目则难以恭维)。网络以及各类报纸刊物等平面媒体则鱼龙混杂,甚者淫秽暴力等内容,虚幻奢靡之情节俯拾皆是。这就是我们成人社会实实在在提供给我们下一代的所谓财富。
那么,“传话器”怎样呢?
传话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话器是指我们社会所有的能够传播思想,影响他人的一切人物或者事物。狭义的传话器则是指从事宣传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前者受社会影响的程度大,或者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传播者。后者虽然也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由于工作职业的束缚,他们总是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人。前者的影响真实而深远,后者的作用虚幻虚短暂。
于是,听话者,话和传播器点构成了“听话”体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生发的有机体系。认真分析探讨这三者在这一体系中的运作特点使“听话”科学有效的进行进而为社会所认同为教育所接受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准则,便是笔者力图探讨的议题。并以此抛砖引玉,得到诸位同仁的积极响应,真正实践现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
第三,教育教学中如河体现“听话”体系理论呢?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就教于同仁。
一、必须尊重学生主体,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经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那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而且必须做到。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且必须服务于或者从属于这一主体,舍此无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可能由此产生的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变尊重为放任。因而必须明确,我们所提倡的尊重是尊重学生主体的客观科学规律而不是学生的畸形欲求。基于此,我们给他们尽可能的创造或者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做他们的积极辅助者与引导者。
二、真正丰富广大教师特别是执政者的认知储备,进而带动社会各个环节关注学生,关注下一代,关注教育。让他们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可为则为,不可为则弃。这不仅需要从观念与素养方面充实提高,更需要在制度体系方面有所保障。需明白道德的约束远远比不上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但从现实实际看来,很多人对此或漠然置之,或自行其是。坐而论道者多,立而行事者少。更有甚者只为追求个人眼前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后代身心健康于危险境地而我行我素。
三、净化社会环境,优化学生生活空间。这就要求从国家层面积极主动干预,要破立结合,既要打击取缔各种社会毒瘤,又要建立健全与之相反的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要坚持科学有效稳定持久的原则,不要一阵风,想当然的运动式的所谓整顿。
总之,解决学生教育事倍功半问题,不能仅仅从学生,教师和学校入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系统多元的教育格局,才是真正切实可行科学客观的策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使命之光荣,,任务之艰巨自不待言,而更需要社会有识之士,仁人志士协力同心携手共创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新星,为实践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
[曾艳红] 井冈山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刘水冰] 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万显伦] 关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孔铮] 图书馆建设在强化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上的模式研究
[刘爽] 加强高校基层团总支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潘英 赵来斌] 论大学生社会公德培养
[刘育玲] 基于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系统学生认知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
[王代伟] 职业学校学生在外实习期间工伤赔偿问题研究
[蒋运韬]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管理
[南守宇 孙海涛] 浅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思想
[梁志娟] 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
[凡萌 王留志]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
[李伟] 试论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关根香] 批评学生的启示
[黄胜海]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机制研究